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明有此太子,幸也!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明有此太子,幸也!(1/2)

    从太庙离开的文武百官,忽然被一列车队吸引。
    好家伙,浩浩荡荡。
    每辆马车上都放着四五个大木箱子,看起来极其沉重,拉车的马儿嘿赤嘿赤,赶车的人全是东宫幼军士卒,负责押送的还是幼军指挥佥事赵二。
    什么东西需要幼军指挥佥事来当镖师?
    群众的心是雪亮的。
    只有一个东西能如此兴师动众。
    钱!
    看着这一箱箱的钱运送进紫禁城,文武百官脸上的神色那叫一个精彩。
    太子殿下太不要脸了!
    从这些马车的数量上粗估,运送的金银少不得两三千万两。
    必然是在台湾的战利。
    可登记造册的只有七百万两,充斥国库的只有五百万两,感情太子殿下只拿了个零头出来,其余的全被他个人私吞了?
    私吞就私吞吧,你好歹遮掩一下啊。
    就这样光天化日的运进东宫,深恐大家看不见一样。
    话说回来,文武百官对此无可奈何。
    弹劾太子?
    没必要啊,这钱太子又不是拿来私人享受的,必然还是要花在他那一系列的改革上,而且这钱是堡宗攒下来的。
    太子有一堆的理由来开脱。
    其实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几乎所有臣子都看得分明。
    台湾的堡宗是真的。
    而且是当初太子殿下故意放他去台湾的。
    现在太子殿下又放堡宗去安南了……
    意味着安南也会和台湾一个下场!
    北击漠北,东定台湾,南收安南,就目前这趋势,大明俨然将要走上汉唐霸业之路,但凡有点家国天下之心的大明臣子,都巴不得太子殿下多赚点钱。
    至于以后是否有武将敢效彷太子殿下这个黑钱的操作……
    没有!
    谁敢啊。
    上千万两的黄金白银,再胆大的武将也不敢这么想。
    而且有一点很关键——开海之后,海外走私被严厉打击,权贵士族虽然无法形成垄断的收益,但可以正常海贸,加上资本雄厚,也着着实实赚到了钱。
    有钱赚,谁还会对皇权不满。
    当然,从开海之后,大明今年的税收将会实现质的跨越,以往一年赋税折合下来就两千万两左右,今年很可能要破三千万两的大关。
    乾清殿,朱祁玉两父子带着于谦、白圭、杭敏、林聪、陈循五人走入东暖阁,朱见济本能的去软塌落座,朱祁玉咳嗽一声,「朕这几日腰有些不适。」
    说完在软塌上落座,翘起了二郎腿。
    态度明确。
    我躺平了,兔崽子你去坐老子的龙椅,接下来的大明朝堂,是你的舞台。
    众臣暗暗好笑。
    真没见过这样的君臣父子。
    太他妈和谐了!
    朱见济哪会和朱祁玉客气,大咧咧的往御书桌后面一坐,解下佩剑,往桌子上一拍,神情疲惫的道:「诸位卿家说说近况罢。」…
    了解一下各项改革举措的成果。
    做到有的放失。
    话音刚落,舒良匆忙进来,「殿下,太子妃娘娘求见。」
    朱见济愣了下,忽然就笑了。
    对舒良道:「请太子妃去寿康宫,等这边事了,孤会去寿康宫给皇祖母请安,另外,着人去将母后也请到寿康宫,今夜在寿康宫用膳罢。」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了。
    估计是有史以来最有人情味的天家皇室!
    舒良匆匆离去。
    于谦等人看在眼里,暗暗颔首。
    太子朱见济,十九岁,尚未及冠,行事果决,举策气魄,有明君之风范,难能可贵的是,对待亲情又有赤子之心。
    既有历朝武帝之雷霆,又有本朝仁帝之温厚。
    此等君王……
    历史上根本找不出相似的!
    朱见济看向农部尚书林聪,「农科院事关国家未来,是孤的所有举策中的重中之重,林尚书,说说看,番薯种植如何了?」
    林聪如此这般一说。
    朱见济道:「孤也认为在蜀中、河南和广西,土地稍微干燥一点的地方推广番薯种植是最合适的,此事农科院继续跟进,要在三年之内,让番薯成为水稻、小麦之外的第三大农作物,另外,农科院那边要准备一些人手,去海外搜集可以大范围种植的高产量农作物,孤此次在台湾,听海盗说海外有一种作物,叫玉米,还有番茄、和辣椒,农部都要去寻找,呃,辣椒的话,沿海好像已经有了,不过是作为观赏花栽培,农部去沿海找一下,带回来在云贵川湖广等地大肆推广。」
    很多粮食都是从南美洲传入中国。
    南美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