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见济:藩王们,喝汤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见济:藩王们,喝汤了!(1/2)

    今日也来参加了大朝会的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琼炟,站在一起,两人低着头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绝望。
    原来太子殿下让他二人出钱出兵,并不澹澹的削他俩而已。
    是为了削藩做出表率。
    前面,朝廷个下书昭告天下。
    后面,宁王裁护卫,唐王送钱,其他藩王见到这种状况发生,就只能乖乖的被朱见济鱼肉,而不敢生出反心。
    靖难?
    是的,当初燕王靖难只有八百燕山卫起兵。
    可当时朱允炆的削藩,直接把整个皇室的人心整没了。
    现在朱见济削藩……
    带头的是朱见深!
    当然,大家还是可以靖难清君侧,毕竟天子身边有谄臣这事,只要说出来,就是一个起兵的理由——朱见深也是谄臣嘛。
    问题来了。
    当年被朱玉文重用的是方孝孺、黄子澄等一群酸儒。
    现在被朱见济重用的是什么人?
    兵部尚书是力挽山河于将倾的大明长城于谦!
    九卿之中其余人,大多是读书人。
    但兵部左侍郎何健、礼部左侍郎邹干、礼部右侍郎李秉、吏部左侍郎程信、工部右侍郎王复、刑部左侍郎项忠……
    这一大批侍郎,都有军中任职的丰富经验。
    打仗绝对不虚。
    何况五军都督府那边还有尚能饭否的杭昱,新进的治军高手范彪,还有这些年战功彪炳的朱永、赵辅之流。
    再加上镇北军、团营、地方都司……
    最重要的,现在靖难,谁认为自己的那点兵力能媲美漠北的五万铁骑?
    东宫幼军一万人可横扫五万漠北铁骑!
    拿头来靖难啊。
    所以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琼炟,已经可以预见他们和大明其他藩王的未来了。
    九卿及其朝中重臣,纷纷出列附议。
    朱见深微微颔首,将目光落向唐王朱琼炟和宁王朱奠培,面无表情的道:“唐王和宁王两位殿下,可有什么建策?”
    这是逼朱奠培和朱琼炟表态。
    朱奠培和朱琼炟两人心里那个无奈啊,可在无奈也没办法,太子殿下已经磨刀赫赫了,两人如果敢不同意,绝对回不了南昌和南阳。
    都得一辈子被囚禁在十王府,甚至暴毙。
    而且……
    两人之前已经答应了此事。
    太子殿下此刻不过是把事情摆上了台面而已。
    朱奠培略一思索,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太子殿下既然让朱见深当了恶人,那让自己两人当出头鸟也是无可更改的事情。
    认怂罢。
    出列大声道:“微臣的宁王府有护卫八百人,然而江西都司在南昌便有南昌左卫和南昌前卫,兵力一万有余,足以拱卫南昌百姓的安全,也足以拱卫南昌宁王府的安全,微臣以为,宁王府只需要留两百护卫来防御梁上君子等宵小即可!”
    顿了一下,违心的道:“我大明百业兴盛,正是各方用钱的时候,然南昌历来是贫瘠之地,王府所收赋税,仅限于自用,无法为国库效力,不过为国振兴风险,乃是我朱家子弟的本分,宁王府既然只有两百护卫了,微臣请求削减宁王府用度!”
    安装最新版。】
    主动点。
    在朱见济这里博个好印象。
    事到如今,宁王朱奠培再没有丝毫野心了,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跟着朱见济去喝汤去。
    所以索性全力配合算了。
    肯定有汤喝。
    要不然朱见深会这么傻,来当这个恶人。
    朱琼炟暗道了一声好家伙,宁王你这是要卖老子啊,削减用度的事情不该是老子来说嘛,你说了,老子说什么?
    无奈,朱琼炟只得出列附议一下。
    朱见济哦了一声,“只是削减用度么?”
    朱奠培和朱琼炟心里一苦,果然,太子殿下才不会如此轻易的绕过藩王,削减用度这事吧,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大明国库没钱的一个原因,是养藩王。
    而养藩王最大的一个弊端,是藩地赋税由藩王自取,不进入国库,全国几十个藩王加上各种郡王,还能剩下多少地方给朝廷收取赋税?
    所以朱见济的真正目标,肯定是赋税。
    而且朱见济方才也说了。
    朱奠培深呼吸一口气,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已经站队了,那就一站到底,不要再有任何顾忌和侥幸,立即道:“为了国家强盛,充盈国库,当然不止是削减藩王用度,还应进行赋税改革,若微臣没有记错的话,当年方瑛造反,是去过南阳唐王府的,唐王朱琼炟被迫无奈,给方瑛支援了大量粮草,后来朱永从湖广都司率领锦衣卫勤王,路过南阳府时,唐王朱琼炟忠君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