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明战歌!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明战歌!(1/2)

    幼军现在训练,还是用的老式东风火器。
    因为之前战事报废率高,所以训练的时候也分外注意,怕训练时又报废一批,所以每日严格训练人数和时间。
    然而朱见济让于谦从团营抽调了一万人过来。
    也就是说,幼军三万人。
    火器只是两万人的配备。
    武器出现了短缺。
    但这难不倒读书人出身的王越,很快制定策略:先通过东宫的关系,在大明各地雄师之中,搜集到大量的传统火铳。
    让新编入的一万人,用传统火铳练习射击的基本技能。
    掌握了基本技能,再用东风步枪练习射击技术。
    每天练十发!
    因为每天限量练习,新编入的幼军一万人格外珍惜机会,别说,效果极好,不到一个月时间,幼军这一万新人的设计技术,已经和老卒差相仿佛了。
    缺的是用东风步枪在战场实操的经验。
    朱见济听了王越的汇报后,脑壳青痛。
    这都是钱砸出来的!
    一万人,每天十发,就是十万颗弹药!
    而因为大明工业水平的限制,弹药的成本偏高,现在一两银子只能造出一百五十颗左右的弹药,也就是说这一万人形成战斗力,差不多花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相对于朱见济现在动辄几十百万两银子的手笔而言,很微不足道。
    但有个问题。
    弹药生产还没有形成工业化。
    东宫军研院一边要保证幼军日常训练弹药的供给,一边还要准备明年开春后征讨女真的弹药储备,压力巨大。
    依靠人力来堆弹药,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搞出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
    这事……
    朱见济决定临时更改行程,等下视察完幼军,再去军研院找施辛,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事情落实下来。
    毕竟最简陋的水力产床已经在施辛的带领下,攻关拿下来了,可以用作东风火器及其配套设施的批量生产。
    接下来只需要优化、扩大规模。
    想到这,对王越道:「新的一万幼军的训练很重要,但也不能因此不让老兵们训练,弹药这事不用操心,训练该用,那就用,只要能保持咱们幼军的战力,每天别说十万发,三十万孤也给你弄出来!」
    王越叹了口气。
    殿下的话他可不敢当真。
    他又不是没和军研院的施辛打过交道,他甚至知道军研院每天的弹药生产量不足五万发,就这一万新人的训练,军研院两个月的产量已经没了。
    后期还要持续训练……
    也就是说,现在光是保证训练的用量,军研院那边就已经很吃力。
    毕竟幼军现在有三万人。
    而且更头疼的是,地方藩王裁减护卫的两万人,也送到京畿来了,即将编入幼军之中,这就是整整五万人。
    五万人的火器部队训练中需要耗费多少弹药?
    战斗中又要耗费多少弹药?
    仅仅是想一想,王越就觉得头皮发麻。
    不是没钱。
    是生产速度跟不上。
    朱见济却不操心此事,慌什么,我大明什么都没有,就是人口多。
    封建时代,吃的不就是人口红利么。
    脸色一沉,对唉声叹气的王越道:「你颓废个什么劲,孤主持此事,不比你更费心费力?孤都不担心,也轮不到你担心!」
    王越吓了一跳。
    卧槽……
    太子殿下这一发怒,
    有点吓人。
    这些人都觉得太子殿下和臣子们相处似乎很平易近人,但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一个事实。
    太子殿下也有杀伐果决的暴君一面。
    王越立即道:「是微臣失相了。」
    朱见济嗯了一声,「一万幼军和两万老卒,继续保持训练,弹药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孤等下会走一趟军研院,让施辛继续扩大弹药生产队伍的规模。」
    王越领旨。
    随后在王越的带领下,朱见济去视察了新编入一万人的射击训练,结果发现一些人精神状态不对,遂问王越是怎么回事。
    王越一脸无奈,「新人的阵痛期,没法解决。」
    那些人精神状态不对,不是军纪松散,实际上幼军的军纪一直很严明。
    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战斗力。
    王越继续道:「他们也严格遵守军纪,听从军令,让他们上阵杀敌,也绝对不会慢人一步,但他们的心态始终缺少一股精气神,认为当兵就是一份工作,是养家糊口,是升官发财,所以会有这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朱见济若有所思,「这是缺乏责任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