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四百零三章 朱祁镇: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第四百零三章 朱祁镇: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1/2)

    愁啊。
    新晋兵部尚书彭时,本该心情喜庆,然而同窗好友、兵部同僚前来贺喜,彭时在觥筹交错后,一个人呆在书房时,便开始发愁。
    东宫幼军的两万支老式步枪,已经从东宫军研院移交兵部。
    这些步枪早些时候出现了大范围的报废。
    军研院回炉重铸了。
    但还是老式的东风步枪,可以用,依然存在报废率高的问题。
    太子又不傻。
    哪可能给堡宗用着不坏的东风步枪。
    那以后大明打他还有什么优势。
    陛下和殿下交给他的任务,要合情合理的交给韩水平,这操作难度之大,彭时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如果朝中还有堡宗拥趸就好了。
    可惜。
    早被太子殿下给清除了。
    连隐藏得极深的陈汝言,如今都被拿捏着成了东北布政司使,更不会去支持堡宗了。
    而彭时是众所周知的太子党。
    他要出面去送东风步枪给韩水平,堡宗怎么想?
    韩水平前脚接收步枪,后脚就失去堡宗信任。
    当然,彭时相信,即使韩水平没有堡宗信任,也不会死,但如此一来,很有可能破坏殿下在堡宗身上安排的大棋。
    思忖多日,彭时终究找不到两全之法。
    只能豁出去了。
    名声……
    不要了!
    是以在一个大朝会上,彭时上奏,说安南那边局势动乱,为防止安南的战火燃烧到我大明广西境内,兵部认为应该将东宫幼军淘汰下来的东风步枪配备给广西都司,以解广西都司的燃眉之急。
    朱祁玉便说这批步枪报废率极高,送到关系都司也用不了多久就全部报废了,意义不大。
    彭时便建策,反正是要报废的,送到广西后,便可以不用管了,到时候报废后,让广西地方官府的炼钢工坊将之熔炼,另做他用,朝廷也不用去操心回收的事情。
    朱祁玉询问众臣。
    朝堂中枢其实在太子回来那天,就知道彭时接了个烫手山芋,此刻彭时的建策明显是奔着那件事去的,也便积极配合。
    纷纷附议。
    不过演戏嘛,还是要半真半假。
    很快,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鹏便弹劾彭时,说都察院隐约察觉,彭时在任内阁辅臣和兵部侍郎期间,利用其身份,又因为得太子信用,颇有贪污之嫌。
    「隐约」二字用得极为神遂。
    大概和莫须有差不多。
    朱祁玉便下旨,让都察院查一下彭时。
    数日后,都察院结论,说彭时是清白的——但落在外人眼中,这可就有点意思了,毕竟彭时是兵部尚书,九卿之一,很可能是打通了都察院的关系。
    至于彭时到底有没有贪腐,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朱祁玉听说彭时清白后,便下旨让彭时押送两万支老式东风步枪去广西都司。
    彭时到了广西都司后,立即一阵操作勐如虎,各种宴席赴个不停,至于地方都司和布政使司官员送的礼物,他也来者不拒。
    一时间节操掉了一地。
    甚至于连地方官员设宴之后,安排青楼女伎,彭时都捏着鼻子接纳了——彭时作为男人,也喜欢美女,但作为读书人,其实不太喜欢青楼女伎。
    广西这边又没有官办青楼。
    这些民间女伎哪有什么好的环境,所以能干净到哪里去。
    但为了太子大业,彭时豁出去了。
    这些事情很快通过细作的密报传递到了安南去,而朱祁镇和韩水平也安排了细作——其实就是当年朱见济让锦衣卫安插的人。
    这些人既是锦衣卫,也给堡宗和韩水平刺探安南东都的情报。
    在得知彭时是这个一个人后,远在顺化府的朱祁镇忽然就动心了。
    他压力很大。
    来到安南后,虽然通过金银买路,收买了黎思诚在新平府的武将,安稳了一段时日,可随着黎思诚发现战事不顺,调兵遣将后,朱祁镇就无法收买后续补位的安南武将了。
    安南现在又咄咄逼人。
    虽然朱祁镇作用新平、顺化、升华三府之地,但这三地本来就贫瘠,赋税不多,而且为了收买人心,收取的赋税本来就低。
    没什么钱,一直在坐吃山空。
    好在占城的国王是个有远见的人,一早就察觉出安南的野心,如今有朱祁镇挡在这三府之地,形成战略缓冲,占城上下一下,大力援助朱祁镇。
    给钱,给粮。
    甚至还组建了一支军队,派到朱祁镇的三府之地后,由韩水平给他们配备军械,而这支军队的军械、粮草费用,都是占城在出钱。
    占城现在就一个想法:让朱祁镇在这三府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