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独裁人间大事!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独裁人间大事!(1/2)

    于谦道:“彭尚书还在广西都司,如无意外,彭尚书应该会就安南内战之事上奏,势必会谈及增强广西都司防御能力之事,到时候殿下直接划拨弹药给广西都司即可。”
    朱见济嗯了声,“此事就此定下。”
    安南的战事……
    基本上就这样了,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军事方面的事情,朱见济信得过于谦、彭时等人,所以接下来主要是便宜老爹禅位、自己登基、封后、册封太子的事宜。
    但推进工业改革的事情,还得自己亲自操持。
    问工部尚书杭敏,“黑京路进度怎么样了?”
    杭敏立即答道:“封禅之前就已经把路线勘测好了,从京畿出发来泰山之前,工部已经行文道路交通司,成立了京黑路项目部,按照殿下说过的策略,项目部分南北两部,一部在官道黑龙江的起点,一部在京畿,两边南北对着修建。”
    朱见济嗯了声,“进度如何?”
    杭敏道:“前几日行文汇报,黑龙江项目部的民夫招募快到尾声了,招募了约莫三万女真部族的壮年男子,朝鲜那边帮忙招募了约莫七万民夫,黑龙江项目部便有十万民夫,但京畿这边的项目部,招募民夫比较缓慢,目前才招募到一两万人,都是些京畿周边的无业游民……”
    这就很愁人了!
    大明现在还没有全民富裕,可就算这样,也不好招募人。
    朱见济也无语。
    作为即将登基的天子,他又体恤大明百姓,毕竟修路会死人,不好耗费中国儿郎,但现在局势如此,黑京路必须修起来。
    杭敏继续道:“京畿附近的无业游民来应招募的少,是因为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很快,百姓们就算没有土地,也能在京畿城内或者周边城市找到很多和海外贸易相关的活路,赚钱养活一家人不难,所以不愿意去修路。”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那就只有一个方法了。”
    杭敏和朱见济对视一眼,同时说出一个名字:“荆襄流民!”
    虽然这几年荆襄那边比较安定,但当初上百万的荆襄流民哪有那么容易消化了,现在也还有数十万的流民有待解决。
    只不过都隐藏在盛世之下。
    朱见济见杭敏也是这个意思,便道:“此事便交给工部去操持,招募荆襄流民,民夫应该足够用了,但招募来后,工部那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要体恤民夫,这样,孤给工部一个指标,京畿项目部这边招募的民夫,死亡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
    修一条道路,在当下时代,死亡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三,已经很牛逼了。
    杭敏沉默了一阵,“微臣尽量。”
    只要保证足够的资金。
    让民夫保持体力,死亡比例不会太高。
    但有些是硬性的。
    比如开山、架桥,肯定会死人。
    也就是说,只要在平缓地势上修路时不死人,这个指标足够在开山、架桥使用了。
    朱见济继续道:“虽然给了指标,但杭尚书,荆襄流民也我是大明女儿,孤是不愿意看见任何一个中国儿女暴毙,所以尽可能的保障好安全,不用刻意追求进度,毕竟女真那边,东北都司目前可以震慑之,数年之内女真都折腾不起浪花,但我们只要熬过今年,等明年接收安南后,别说黑京路需要的这几十万民夫,就是黑广路需要的上百万民夫,都毫无压力。”
    人?
    安南有的是人。
    安南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几百万是有的。
    凑个一百万民夫不难。
    而且接收了安南后,朱见济不会在安南大肆推动工业改革,虽然也要在安南进行工业化,但都会是大明过去操作。
    至于安南的百姓,他们只有一个作用:人力资源。
    当然,如果有优秀的人才,也可以起用。
    但更多的普通百姓,只能作为劳动力为大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实安南应该感到庆幸了,因为数年之后的日本,会被他们更惨!
    日本的百姓……
    只要一个几句:被大明压榨得渣都不剩。
    并且要彻底斩断日本独立、发展的机会,让它永远的成为大明的劳动力市场、资源供给地。
    】
    一句话,日本会被彻底阉割。
    永远无法发展起来。
    杭敏领旨。
    于谦忽然道:“太子殿下,其实很多事情,你指示之后,朝堂七部已经领会了圣意,比如方才和你和杭尚书关于黑京路的民夫招募事情,殿下你即使不这么吩咐,杭尚书也能领会,并且上奏请示你,所以殿下没必要刻意吩咐。”
    朱见济愣了下,“于少保的意思?”
    于谦笑道:“殿下此次返回京畿后,陛下就会按照封禅大典上说的,举行禅位仪式,到时候殿下便是我大明的天下共主,若是以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