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四百二十章 朱祁钰:老子是景泰大帝!

第四百二十章 朱祁钰:老子是景泰大帝!(1/2)

    兵部。
    于谦下朝后,到了兵部公事房,简单交待了兵部两位侍郎后,立即说身体不适,直接就回家去了,根本不给官员们齐聚兵部的机会。
    回到府邸后,于谦交待门子,无论是谁求见,就说卧病在床,不见客。
    于谦打算躲起来。
    在于谦的立场,朱祁玉禅位不禅位,关系不大。
    以前的模式挺好。
    老朱家两父子把大明治理得明明白白。
    禅位后也没关系。
    朱祁玉作为太上皇,可以继续给新天子掌舵。
    至于太子登基后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于谦看得很透彻,这会是一场大明的大地震,于谦也说不清是好是坏。
    办成了,对百姓是好。
    但对国家不一定好,甚至对百姓的好都不一定。
    因为地主阶层的利益受损,肯定要奋起反抗,和皇权斗争,搞不好最后会引发动乱,国家和百姓都要因此遭殃。
    办不成,对国家也不好。
    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只会让国家越来越收不到赋税。
    而且百姓也会受苦。
    但于谦相信太子殿下,肯定能解决问题,所以于谦躲起来,不给官僚集团找到出面的机会,给太子殿下减少压力。
    以于谦在大明朝堂的地位和声望,他要是站出来反对太子殿下动土地问题……
    那朱见济就铁定办不成!
    于谦的躲,就是对朱见济的最大的支持!
    而另一边,朱祁玉也在和六部给事中斗智斗勇。
    确却是说是七部。
    因为新成立的农部,也设置了给事中两人。
    十四个给事中站在乾清殿中,看着埋头处理章折的景泰帝,所有人都惴惴不安,他们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
    对此,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
    站在他们自己的利益上,肯定不愿意新帝登基后就立即对土地动手。
    但他们却清楚的知道,七部给事中封还天子的圣旨,只是关于七部事宜,而禅位这种国家大事,七部给事中根本没有权力。
    当然,文官集团能舌绽莲花。
    死的也能说活。
    如果真要铁了心抗拒禅位,七部给事中团结一致的封还之一,加上满堂文武的配合,还真能找到理由抗拒禅位。
    朱祁玉却不急。
    禅位这种事,也是臣子们能抗拒得了的?
    之所以宣召七部给事中,是给满堂文武一个错觉,以为皇权要迁就他们——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做个假动作,是为了给太子铺路。
    七部给事中被搞定,那么官僚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就不得不去找太子进行利益交换,而太子就可以用此事拿捏文武百官。
    至于土地兼并问题,朱见济相信儿子能搞定。
    所以朱祁玉晾了七部给事中许久后,才从一堆章折里抬起头,笑里藏刀的扫视了一眼十四个给事中,目光落在其中一个人身上:“林旭,朕没记错的话,你出身的福清林氏是福建八大族之一,当年福建动乱,福清林氏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对国家的责任,购买了不少建文余孽的良田,如今福清林氏是福建最大的地主之一。”
    工部给事中林旭闻言满头大汗,不敢说一句话。
    朱祁玉依然笑里藏刀,对其他几个给事中言说了一番,结果这一细数,发现七部给事中十四人中,竟然有九人是地主阶层的富贵人家出身。
    穷人也读不起书啊!
    还有五人则是寒门出身。
    当然,是指他们出仕前。
    科举中第出仕后,十余年的积累,这五人成了地一代。
    也在老家累积出不少的良田。
    朱祁玉笑眯眯的说了句:“难怪我大明的国库在开海之前会这么的穷,感情国家的大部分田地赋税,都被你们收了!”
    这话很重。
    几乎是同时,十四个给事中全部跪下了,“臣等惶恐!”
    朱祁玉冷哼一声,“惶恐?现在惶恐了,有什么用?当年国家没钱,土木堡之变后,国家面对也先大军南下时的捉襟见肘时,你们惶恐了没?当下百姓没有田地,过着衣不蔽体的日子时,你们可曾惶恐?”
    给事中们越发瑟瑟发抖。
    朱祁玉声如惊雷,“你们或者你们背后的家族,无视国家律法,不顾百姓死活,肆意兼并土地时,你们惶恐了吗?”
    “没有!”
    “你们只知道疯狂的敛财、占地!”
    朱祁玉深呼吸了一口气,“朕如果现在就让锦衣卫去查,信不信你们十四个人中,至少要掉十颗脑袋?甚至有可能一个也活不下来。”
    七部给事在反应过来了。
    陛下这是在拿捏他们。
    反而不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