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幼军是太子的幼军!

第四百二十一章 幼军是太子的幼军!(1/2)

    章国二十年,朱祁玉早已不是当年的朱祁玉。
    如此自负。
    真不是心态飘了。
    因为他的文治武功,确实可以如永乐一样,冠以大帝二字,后人评价帝王功过,景泰必定进入历史前十。
    尽管所有的文治武功都是太子打造出来的,但事实上这二十年朱祁玉章国,太子打造出来的所有事情,都是他的领导。
    躺赢得理所当然。
    解决了七部给事中,朱祁玉又下了一道圣旨,取消后妃殉葬制度。
    因为禅位一事,京畿一片混乱。
    取消殉职制度的圣旨一下来,又引起一片哗然。
    虽然这是皇家内部事务。
    但天家无小事。
    要知道殉葬制度也是太祖朱元章制定下来的,算是祖制。
    结果……
    又被景泰帝取消了。
    海禁,取消。
    殉职,取消。
    太子妃人选应从民间遴选,也违背了。
    给人一种景泰帝和太祖对着干的错觉。
    但其实群臣心里明白,景泰帝做的这些事都是正确的——开海富裕了国库,太子妃选重臣之女,稳固了太子势力,取消殉葬,减少了外戚的担忧,降低了后宫鸡犬不宁的隐患。
    不过当下,群臣不关心殉葬制度的取消。
    反正这是天子才有的待遇。
    大家更关心,能否在太子登基之前,就把他想动土地这个大蛋糕的想法给扼杀在摇篮中,要不然到时候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纵然全体朝堂文武愿意配合太子进行土地兼并问题的改革。
    但全国的地主集团会反抗。
    一旦如此……
    那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内部矛盾,搞不好就会弄得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地主集团在地方上拥有的实力,不容小觑。
    七部给事中从乾清殿出来后,态度晦暗不明。
    群臣心里明亮。
    他们被咱们的景泰帝给拿捏住了。
    想从七部给事中这边下手,利用封还圣旨的权力来做文章已经走不通——而且按照道理和规章制度来说,这本来就走不通。
    】
    禅位不属于政事。
    是国家决策。
    七部给事中得在全体文武重臣的支持下封还,并且还得所有官员配合,才能在明面上找到一个勉强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
    但如果七部给事中不配合,群臣真没办法。
    陈循和陆瑜去找太子殿下。
    暂无消息。
    但另一边却很快有了结局:武将那边。
    武将勋贵们的背后家族,其实比之文官集团的背后家族,不遑多让,都有大地主阶层,而且这几年大明战事频繁,武将勋贵的地位一点不比文官集团差。
    所以武将勋贵们,也不乐意太子登基后去动土地这块大蛋糕。
    但武将勋贵们左右不了太子的态度。
    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幼军!
    所以五军都督府、团营、亲军二十六卫的高级将领们,用各种理由去拜访相熟的幼军上下的所有将领阶层。
    妄图说动幼军配合。
    幼军营地。
    幼军上下的将士,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平日里连影子都看不见的那些高级武将们,尤其是一些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亲军二十六卫的指挥使们,怎么接连来了好几拨?
    是要出征了?
    说起出征,幼军士卒可是兴奋的很。
    但太子殿下并无旨意。
    很快,有人去找各自的上属,结果发现就连幼军的千户和百户们,也被一些大人物光顾了,都在接见贵客。
    一时间幼军营地一片茫然。
    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如今幼军,最有声望的当然是大明太子、即将登基的广安帝朱见济,但掌控指挥权的却是幼军指挥使王越,以及三名指挥陈七、李九、赵二。
    王越的地位和权势声望,在幼军可直追太子。
    但出身底层的陈七、李九、赵二,却是幼军的骨架支撑,以这三人为支架,幼军上下的千户、百户、总旗,都是当年的三百幼军填充,以及一些新锐晋级。
    实际上按照战功,幼军的将领们都可以连升三级。
    王越早该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了。
    陈七、李九、赵二,但一个都指挥使也毫无问题。
    但没人愿意离开幼军。
    幼军最近也忙成了一团,因为随着太子殿下登基在即,幼军总不能一直叫幼军罢,得改名,同时还要改制。
    因为幼军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满编制三万人了。
    太子登基之后,就会扩军到五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