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帝国,是时候露出獠牙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帝国,是时候露出獠牙了!(1/2)

    国内遭遇黄河水患,流民数十万。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出兵外邦,也就当下大明有这个底气了。
    户部尚书陈循,已经信誓旦旦的豪言,说在赈灾的同时,还能确十万金戈集团军一年的粮草后勤,户部都这么说了其余臣子自然也不会反对。
    安南那边,黎思诚的东都保卫战已经到了大决战阶段。
    广西边境,安南的防御几乎形同虚设!
    安南的所有边军都抽调回东都了。
    而且堡宗和黎思诚打了这么久,双方都已经元气大伤,此刻出兵安南,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的横扫,或者说是直接去接收。
    毕竟出兵的是金戈集团军。
    大明的王牌。
    朱祁镇的升龙营两万人,用的老式的东风步枪,可有火炮,弹药也靠广西都司有一阵没一阵的倒卖来“军援”,就这样都能打穿安南。
    金戈集团军去了,更是无敌。
    所以这事特别简单。
    但又有个不简单的事情:漠北的蒙古诸部。
    现在七月,还有两三个月下雪,这几年蒙古诸部的日子不好过,尤其去年天冷,蒙古诸部冻死饿死了不少人。
    今年他们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铤而走险。
    南下到大明来打秋风。
    所以蒙古诸部的扰边、南侵,肯定会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只需要边军好东北都司的兵力,恐怕会有些吃力,还是需要金戈集团军去进行战略威慑。
    那么兵力怎么分配,这是当下要讨论的。
    当于谦说出这个忧虑后,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朱见济也知道这个问题,他本来是打算趁他病要他命,把金戈集团军兵分两路,双线作战,南边去接收安南,北边去统治草原。
    但黄河水患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
    对于谦提出的问题也很认可,闻言道:“此次出兵安南,因为朕早有谋划,所以到安南那边后,金戈集团军不会遭遇大的战事,兵力不用太多,有个三万人即可,剩下的接收、驻防工作,可由广西都司派人跟进,朝廷再选用一批官员去就任即可。”
    于谦早就知道朱见济的打算,闻言问道:“陛下是打算用剩下的七万金戈集团军北征漠北,将漠北那广袤区域纳入大明疆域?”
    户部能保证金戈集团军十万人一年的粮草后勤。
    那么兵分两路,也无不可。
    其他臣子闻言,只觉热血沸腾。
    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大明豪横到了这个地步?
    好像是个陛下还是太子时,对台湾的出兵开始,大明就一直如此强势了,而大明有这样的底气,正是因为开海了。
    直到现在,这群中枢重臣才知道,当年开海虽然是动了权贵和地主的利益蛋糕,但从长远来看,大家都能堤外损失堤内补。
    】
    关键是国家因此强盛到了一个赞新的高度。
    在国力上,大明已经不输巅峰汉唐。
    如果这一次金戈集团军对漠北的战事能够延续景泰年间的锋芒,那么大明的强势,就能真正的超过汉唐对外的强势。
    成为真正的古今第一王朝!
    而这……
    很有可能。
    因为要出兵的是金戈集团军,它的前身是幼军。
    一个从无败绩的太子亲军!
    如果真能达成这个成就,在站和在座的诸位,几乎所有人都注定会名垂青史,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王朝的肱股臣子,何等的荣耀!
    老臣杭昱起身,“如果陛下要派金戈集团军出征漠北,老臣虽老,但请从军!”
    杭昱老了。
    已经不可能作为总兵官出征。
    而且杭昱的能力……
    老实说,没什么能力。
    其实杭敏也一样,但杭敏的优势在于任劳任怨,在工部这个不需要多少官场争斗的地方,杭敏反而如鱼得水。
    如曾经的军器监施辛一样,都是属于实干型人才。
    不惊才绝艳。
    但勤能补拙。
    杭昱也知道,但他作为一名武将,在即将老去的岁月里,也想以一个武将的风姿在大明的青史上留一个好名声。
    而不仅仅是只有当年和唐氏外戚争斗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朱见济笑了笑。
    罢了。
    别的不说,他至少是自己的外公。
    笑道:“杭都督既然一心向战,那此次出征漠北,便由杭都督挂帅,不过朕要把话说在前面,此次征讨漠北,可以出关,但出关不能过三百里。”
    黄河水患大乱了朱见济的计划。
    原本是双线作战,将漠北一统之后,立即修京畿到漠北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