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永恒,自我始 > 0016 雄关连千里;碉楼慑两岸。

0016 雄关连千里;碉楼慑两岸。(2/3)


    “其实这也不是我发明的,是我师父教的!”青年憨笑着挠了挠头,很是自然地说道。
    “哦!这世间竟还有如此能工巧匠?家师现在何方?姓甚名谁呀?”华服青年和煦笑道。
    “就在劳工营,都叫他老木匠!”
    “上官别听他瞎说!他每次都这样说,他是想给犯官之属开脱而已!”将校模样的魁梧男子,打断青年的话,一副很清楚的样子说道“您是不知道啊!那奇墨工可是重犯!他这是给奇墨工往脸上贴金呢!”
    青年没反驳将校,只是退步说道“反正我师傅很了不起的……”
    “奇墨工?”华服青年略有所思。
    “正是西州长原下郡,顾阳枢下辖,匠门弃徒,大匠师奇墨工!”一微胖老者出言提醒道。
    “呵呵!好!好啊!”华服青年轻笑一声“不管怎么说,你很不错!我记住你了。哦!还有你的师傅。”说完华服青年继续朝着前方的碉楼而去。
    “你说你这一天天的,傻不傻?好不容易从杂役熬成头领,这眼看明年你的服役期就到了,你不想着凭这点儿功劳在军中谋个好前程,还总把功劳往你师傅身上推,你难道还想回老家种地吗?”
    华服一行人走远后,将校恨铁不成钢地拍着青年的后脑勺训斥道。
    “我知道王叔是为我好,我就是替师父抱屈而已!”
    何文目眺西南,清澈的眸子中满含真挚,西北风吹过发丝,涩涩的眼球忽然有些湿润了起来。
    高墙上最宏伟的碉楼中,华服青年面朝北方落座,身后众人诧异,未敢落座。
    “四位王叔随意,勿拘礼节!”说罢,青年挺直脊背,挥手示意众人落座。
    “朕,只是喜欢看着雪山而已!虽然每年都来,但还是牵挂回肠呐!”周元眼泛寒星,肃然道。
    身后四位中年人依次落座,其余三人侍立周元身后。
    “丞相也坐吧!还有冯太常!”周元冷冷道。
    “臣不敢!”丞相古井轩与太常冯亮躬身辞谢。
    “今年的天气似乎比往年更冷了!”远眺着已经冰封的闯河,周元意味深长道。
    “回陛下!照往年记载,闯河的冰封期已经可以维持六个月了,尤其这五年,每年增加的天数是往年的数倍。若照如此速度,最晚三年,闯河的冰封期便可维持到七个月了!”太常冯亮躬身回道。
    闻听此言,三王骇然,唯有北州王周慕云表情淡然。
    “看来,三王叔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呀!不妨说来听听,好教侄儿以解燃眉之急!”周元微笑着冲周慕云说道。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尔,宁卧沙场,绝不死于家中。”周慕云虽然年近六旬,但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
    “可我大周的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吗?”周元变得面无表情起来,只从话语中根本听不出他的情绪。
    “西州披甲二百,皆可赴死!”
    “清州虽有疥癣之患,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靖国军三百万同愿!”
    “东州……”
    “可——五州之甲虽近千万,难道就能保证守得住玄关吗?”周元打断东州王的话,质问道。
    言罢,见无人答话,周元虎步龙行,起身欲走“百年前我五国兵,二十换敌一,如今我大周兵比之五国悍卒如何?”
    四王刚要回答,却听周元继续说道“丞相留下,再与四位王叔商议下今年的兵演。朕再去转转,冯太常就给朕介绍介绍此处可还有奇人呐?”
    “兵演”二字读音尤为加重。
    冯亮当前引路,二人随即下得楼去。
    “丞相,陛下这是何意?”四人中最年轻的东州王周严松,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陛下心思,岂是我一介书生能够猜度!诸位王爷,我等还是商讨一下今年的演戏吧!”古井轩满脸堆笑,毫无破绽地说道。
    “哼!古千秋不愧是伴君一甲子的老狐狸呀!他的那点儿本事,你是全都学去了,甚至还更上了一层楼!”北州周慕云毫不客气地说道。
    “即便你父亲,当年也会暗示一番,你总不能滴水不漏吧!”南州周严甫靠近道。
    “莫不是,陛下要来真的?”西州周严序猜测道。
    “所谓临阵磨枪,眼看大战将起,诸位的麾下若还不如当年的五国军,难道要让我大周易主吗?”古井轩沉重地说完,随后又笑呵呵地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可未必就是陛下的意图呀!”
    “可一旦伤及百姓,失了民心,那不是一样……”周严甫叹息道。
    “虽说大战一起,百姓终成负累,但……”周严序也担忧道。
    “哼!那也总好过让敌人分而食之!”周慕云义愤填膺道。
    “即便如此!三年时间,五州兵又怎么可能比得过当年历经三十年恶战的五国军?”周严松说出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