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人,得加钱 > 第二十章 沾沾老太太喜气

第二十章 沾沾老太太喜气(2/3)

当即就吟道:“六旬帝子八旬母,史册谁曾见此景”
    李玉竖耳倾听,准备好生记下万岁爷的佳作,不想万岁爷却没了下文。
    “嗯,好,好。”
    实在是不知道下两句如何作法的乾隆负手走到后面的宝物前一一欣赏,这时有内侍来禀,说是刑部尚书英廉求见。
    乾隆摆了摆手道:“朕正要找他呢,传进来吧。”
    不一会,英廉就进了养心殿,第一眼就望到那些个排开的珍稀宝贝,旋即上前跪下磕头:“奴才英廉见过主子!”
    他祖上虽是汉人,但早就入了正黄旗满洲,所以得以奴才自居。
    “起来吧,”
    乾隆面带笑意的看着英廉,见对方胡须同辫子都有些白了,不禁道:“朕没记错的话你比朕大几岁吧。”
    英廉站起来道:“回主子话,奴才今年六十有六了。”
    “老喽,老喽,你老喽,朕也老喽。”
    乾隆有些唏嘘。
    “奴才是老了,主子一点也不老,这不,奴才辫子白了,可主子辫子却黑着呢。这要不知道的还以为主子今年才三十呢。”
    “你啊,什么时候学会这些奉承话了。”
    虽然知道英廉是在恭维自己,乾隆仍是很开心,继而说道:“朕刚才就想找你来着。温福报捷了,海兰察亲自带兵,现已拿下番兵老窝美诺官寨。”
    两年前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再次发动反清叛乱,乾隆闻讯立即命派发大军由定边将军温福指挥,兵分三路进讨大小金川。
    温福同参赞大臣舒常等为一路;内大臣、副将军、暂代四川提督一职的阿桂领汉军正蓝旗都统海兰察为一路;副将军、镶蓝旗蒙古都统丰升额领汉员、西安提督哈国兴为一路。
    只三路大军进军之后都不能突破金川番兵依险构筑的防线,每日所耗钱粮物资却是天文数字,堪比第一次平叛所需,导致国库负担极重。
    因此前线终于传来捷报,又值太后八十大寿前夕,乾隆自是为之欢喜,准备好生奖赏有功将士。
    “有功将士赏赐,阵亡官兵抚恤,户部都要优先。另外前线所需钱粮各项用物,也绝不能拖延。”
    英廉忙道:“主子,前线之事奴才绝不敢怠慢,只是,”
    顿在那,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只是什么?”
    乾隆似乎意识到英廉想说什么,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
    果然,英廉迟疑下,如实奏称今国库存银不到年入一半,前线各项开支却要大几百万两,现在又要为太后八十大寿筹办,初步估计下来须用银一千余万两,故而户部这边实是有些棘手,不知这钱从哪筹措。
    乾隆“噢”了一声,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但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
    李玉瞄了眼英廉,将脸微微垂下。
    就在乾隆以为英廉是来叫苦时,却听那英廉又道:“奴才以为别的事都能耽搁,然太后大寿万不能有所瑕疵,故奴才寻思是不是可以开大捐,好为国库募些银子以解燃眉之急?”
    “开大捐?”
    乾隆板着的脸一下舒缓下来,不加思索便道:“知道了,这事回头叫军机处协吏部商办便是,总不能叫你户部这个临时管事的真无银可用。”
    “奴才谢主子体谅!”
    英廉心头一松,没想到大捐的事皇上这么痛快就给准了,心中信心倍增,紧接着说道:“奴才还有一事启奏主子!”
    “何事?”
    “主子传旨国史馆修定贰臣传记以为教化世人,奴才深以为然然奴才认为除修贰臣名录外,另可为明季殉节诸臣修书,使之义烈风示未来。
    如史可法、黄道周、卢象升、孙承宗等皆要加以表彰,如此方显我大清气度,显主子胸怀。再有忠臣、贰臣对比,生平事迹一目了然”
    英廉所说正是昨天其孙女婿和珅给的建议,当时英廉就觉得这个主意好,因为很合皇帝提倡忠君的初衷。
    乾隆听后,真是点头道:“此是好事,朕准了,着国史馆备修便是。”
    没想英廉还有事,他道:“奴才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你啊,在朕面前有何不能说的?”
    乾隆面上笑意重新浮起,英廉所奏皆甚得他喜欢,甚合心意。不仅帮他解了太后大寿用银不足的大事,还能明察主子心意,真不愧是好奴才。
    “那容奴才斗胆直言,今入贰臣名录者虽为前朝叛臣,但实皆为我大清入关功臣,故臣以为据史直书这些人事迹之外,是否可依据此等人于我大清功劳,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两编,使俾优者瑕瑜不掩,使劣者斧钺凛然不一昧抹杀,功过清楚。”
    英廉还说,除将贰臣视具体功绩分等定编外,也要给他们的后人一些恩泽,不使这些后人以为朝廷是过河拆桥。否则那无知之人多半对朝廷有所怨言,使旗内有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