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人,得加钱 > 第三十二章 旗人奸贼鬼子六

第三十二章 旗人奸贼鬼子六(1/3)

    投入命运万劫火,迎接日月万里风。
    漫漫长路任我闯,笑看清风为我狂。
    谁是最高最强?
    歌词倒挺合贾六这会的心境,不过他不是为了姐儿来考武状元的。
    负责校场秩序的健锐营是乾隆十三年因为攻金川不利,清廷特意在京营八旗的前锋营和护军营挑选精锐组成的,专攻云梯攻城法。
    一开时只有1000人,后来陆续扩编,目前有三千余兵力。德胜门这个校场就是健锐营的主营所在。
    贾六一边观察健锐营武器装备,一边随常秉忠他们站到了汉军正蓝旗牌子后面。在马册房那个骁骑校的示意下,众人排成两队等侯进场。
    汉军正蓝旗左边的队伍是汉军镶黄旗,队伍人数比正蓝旗足足多了一倍,有六七十人之多。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不管是满洲、蒙古还是汉军,两黄旗的佐领(牛录)数目都是远超其余六旗,如此自然决定两黄旗的备补子弟人数也多过其余六旗。
    右边的是汉军正白旗,人数同正蓝旗差不多,也是三十几人。
    因为汉军还有两红同正黄旗的人没到,校场负责的健锐营军官又说必须汉军八旗到全才能进场,所以已经到的五旗子弟便只能站在那里等侯。
    站在贾六前头的王福有些憋屈道:“咱们要是满旗子,那帮人早将咱们请进去了。”
    常秉忠乐了:“你胎投的不好,怪谁?”
    王福没好气道:“你乐啥?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等。”
    贾六笑笑没说话,但能感觉有不少汉军旗人对清廷的“歧视”政策有明显的不满情绪存在,这个不满尤其体现在第四、第五代汉军旗子弟身上。
    或许,乾隆最终将汉军八旗全部开出旗籍,同新生一代汉军旗子弟“怨满”有一定关系。
    对贾六而言,这是件好事。
    八旗是汉军的八旗,不是满洲的八旗,更不是蒙古的八旗,想来也能吸引一帮想要改变现状的汉军子弟。
    世间事,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百年前的顺治年间,有两白旗的满洲将校在昆明发誓拥戴永历再造大明;
    三十年后的嘉庆年间,有红带子、黄带子参加天理教誓要推翻满清;
    又一百年后的宣统年间,东北的旗人积极响应南方革命党号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那么,在所谓康乾盛世的乾隆鼎盛时期,又有什么不能发生呢?
    一切,都在人为。
    一开始还好,各旗都较有秩序,毕竟这地是健锐营管辖的校场有一些军威在。
    可时间一长,这帮纨绔子弟们就受不住了,吃不消在那干站,最后不知谁给带的头,哗啦啦竟是都坐到了地下,一边闲聊一边等。
    旁边的镶黄旗、正白旗都一样。
    贾六也跟着坐在地上,这会他无意鹤立鸡群。
    一帮纨绔子弟能有什么好说的,先是聊几句骑射考试的事,相互吹捧一下,之后话题就转到了京师各处好玩场所,不少人相邀考完后就去聚一聚,吆五喝六。
    贾六听得无趣,抬头张望了下,发现两红旗的人已经来了,就剩一个正黄旗估计也快了。
    人多了后,秩序明显更加乱了。
    不少相互熟识的备补子弟隔着队伍打招呼,你一句,我一句的好不热闹。有的索性离开自己的队伍跑过来“串门”。
    各旗带队的那帮人也是团在一块闲聊,根本没人约束队伍秩序,显然这帮人都知道这次考试就是来走个过场,所以不必太认真。
    贾六正准备站起活动一下时,坐在他后面的刘禾易突然拽了他一下,然后指着正白旗队伍中一人低声对他道:“贾六,你晓得那小子是谁么?”
    “哪个?”
    贾六不知道刘禾易说的谁。
    “就那个胖子!”
    “啊?”
    顺着刘禾易的手势,贾六看到一个年纪可能和自己差不多,但身材明显很是发福的胖子。
    “这人怎么了?”
    贾六不解。
    刘禾易一咧嘴:“你不知道吧,这家伙可是袁崇焕的重孙。”
    “袁崇焕的重孙?”
    这个来头不仅贾六顿生兴趣,前后几人听了也都好奇的将视线投在了那个胖子身上。
    “不对啊,袁崇焕不是叫崇祯给剐了么,哪来的后人?”
    王福一脸困惑,明朝那个崇祯皇帝中了大清太宗皇帝反间计,冤杀大忠臣袁崇焕的事,旗学先生们最是爱讲了。
    “怎么没有?你不知道而矣!”
    刘禾易一脸卖弄道:“当年袁崇焕被下狱后,其妾已经有孕在身,后来生下一子袁文弼一直藏在民间。我大清入关后,袁文弼便投效我大清,从征有功被编入宁古塔的汉军正白旗”
    刘禾易说袁文弼后来生了个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