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人,得加钱 > 第五十七章 大人,恭喜发财

第五十七章 大人,恭喜发财(2/3)

世单位差不多。
    不用说,这是总督衙门下设的办事机构。
    人很多,有的房子外挤了怕有好几十人。
    跟着那笔帖式从人群中穿过,贾六被带到了最西间的屋子。
    门口也排着队,约摸十来个人。
    问了贾六名字后,那笔帖式便进屋了,没一会出来让贾六就在这排队,等叫到他时进去办手续便可以了。
    说完直接走人。
    贾六寻思这家伙一天要是带七八个人进来,不得顶一个县令一年正俸?
    难怪是人就要往机关钻。
    油水,大大的。
    走到队伍的最后头老实等着时,排在前面的那位看着五大三粗的汉子扭头看了贾六一眼,笑道:“捐官的?”
    贾六点头:“哎,捐官的。”
    说法很讲究,是捐,不是买。
    捐,那是为朝廷解忧。
    买,不好听。
    “捐的什么官?”
    大汉挺“八卦”。
    贾六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他这官人家也看不上,便回说是蓝翎长。
    “蓝翎长?”
    大汉却是愣在那,似在想什么,然后恍然大悟:“你是旗人?”
    贾六点头:“哎,在旗。”
    没想大汉却热情的拉他到前面,贾六忙说不用,大汉却不由分说硬站在他后面。
    贾六寻思旗人身份还真好使,想着前面的人也主动自觉些让一让吧,没想前面那个人跟个柱子似的一动不动,甚至都不回头瞧贾大人一眼。
    这是条好汉。
    贾六不得劲,干等也不是事,回头继续同好汉中的好汉交谈。
    “大哥哪个单大哥贵姓,哪处的?”
    叫人称大哥,跟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个意思,贾六深谙其中之道。
    大汉说他叫曹大华,陕西绿营兴汉镇阳平关营的,眼下当着外委把总,这不听说总督衙门开了捐道,特意跟同乡们凑了银子来捐个实任把总干干。
    外委把总这个官贾六知道,职权同把总是一样的,但把总是七品,外委八总只是正九品。
    “那可得恭喜曹大哥了!”
    “同喜同喜。”
    “”
    干聊了一阵没营养的话后,贾六开始有针对性的打听起前线军情了。
    曹大华其实也才从陕西调来没几个月,也一直在后面干着运送辎重的差事,所以对前线的具体情况知道的不多。
    但多少讲了些贾六不知道的事。
    比如朝廷组建的三路大军今年都没能取得大的进展,听说前些日子在大金川的门房噶尔拉山还吃了败仗,折损了好几百人。
    “听说温中堂着急,亲自带军上去了,好像大营设在木果木”
    两人就这么闲聊着,前面的人不时被叫进去,出来后一个个捧着新发的官服,个个都是喜形于色。
    这让贾六心情大悦。
    终于,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屋中叫到了他的名字。
    “汉军正蓝旗,贾东阁!”
    “在!”
    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后,贾六步伐矫健且沉稳的踏上台阶,步入通往大清政坛的大门。
    屋内空间竟是很大,七八张桌子前后排开,每张桌子上都堆放着若干册档,几个笔帖式和小吏正在忙碌着。
    “这边,”
    一个看起来好像是领班的笔帖式伸手招呼贾六过去,并让他出示身份证明,待验过贾六的汉军正蓝旗布特哈腰牌后,这笔帖式又从桌上一份汉军八旗递交过来的拜唐阿子弟名册上翻找到贾六的名字,继而开始询问贾六的祖上数代姓名,皆无误后方在一张空白的委任状上(官凭)上提笔书写起来。
    什么叫专业。
    这就是。
    委任状一式四份,一份交贾六前往任职地;一份留存总督衙门;一份送京交兵部;一份送交贾六所隶汉军正蓝旗都统衙门。
    书写完后,那笔帖式又抬头仔细打量了贾六片刻,继而竟是开始在每张委任状右下角书写容貌特征,脸上有没有痔,有几颗甚至都要写上。
    看着,很是繁琐。
    但,贾六得劲。
    不如此,怎能显得他这官来之不易。
    终于,档案官凭全部落实好后,笔帖式让贾六看一下他的委任状对不对。
    贾六赶紧凑上前探头,定睛一瞧,实实在在的正九品蓝翎长。
    那心,就跟用熨斗烫过一样,暖和的很。
    只是刚想伸手接过属于自己的一张,那笔帖式却在桌面上轻轻叩了两下。
    啊,懂,懂!
    贾六赶紧从兜中取出另一个备好的红封包放在桌上。
    笔帖式打开“抽屉”,看也不看就将红封包扔了进去。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