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人,得加钱 > 第七百八十章 本官不是那种人

第七百八十章 本官不是那种人(1/2)

    十万两不是公款,真是贾六个人存款,也可以说是贾六祖上的遗产。
    是景陵圣祖康熙三爹爹留下的。
    虽然不是一个支系,理论上只要康熙三爹爹绝后,那他老人家的遗产当然由其他侄子后人继承。
    中国有句老话,侄儿门前站,就没有绝户之说嘛。
    站十个女婿都没用,还就得侄儿。
    镜头转到办公室。
    大是大非面前,睿亲王不喜欢假公济私。
    挪用公款和动用个人存款,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给老郑十万两,原则上也不是收买这位年近七旬的巡抚大人,因为这位还真是个好官,清官。
    官场风评和百姓舆论都是极好滴,是贾六出仕以来难得碰上的好官。
    所以,就是单纯的慰问。
    希望郑大人有了这笔钱后,可以更好的为大清效命,为百姓服务。
    没其它意思。
    老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当官的也是一样。
    湖北财政收入基本为零,这十万两对于囊中羞涩的巡抚大人而言,还真是雪中送炭。
    巡抚大人拿这笔钱去基层慰问也好,拿去发公务员工资也好,或者是用于其它灾后民生建设,找技师捏脚也好,都由巡抚大人自个做主。
    睿亲王不会去查人家的账。
    这就是和硕亲王的度量和胸怀。
    就是巡抚大人在这笔巨款面前明显有点惊愕,继而推辞不收。
    这惹得睿亲王有些不高兴:“老郑,你是不是看不起本王?也跟其他人一样认为本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亦或是个没本事的纨绔子弟?”
    这话有点重,搞得老郑赶紧表态:“王爷,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本王都说了这十万两是本王个人赞助你湖北巡抚衙门的,又不是给你老郑的,你这般推脱,难不成以为本王给你钱有什么目的?是想和你这个湖北巡抚拉帮结派,背着朝廷另立山头,结党营私吗?”
    睿亲王语气明显不开心,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不肯收他钱的。
    原则上不肯收他钱的,统统死啦死啦滴。
    只是,睿亲王有着最低的道德底线。
    真正的清官、好官,他还是尊重并予以重用的,任凭谁吹风都没用。
    那位在朝堂上两次揭他短的都御史王杰,不就幸运的躲过杀身之祸,也避开牢狱之灾么。
    咎其根本原因,就是睿亲王有着最低的道德底线。
    郑巡抚没想到睿亲王说话这么直白,一时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收着吧,湖北这两年贼乱闹的严重,地方残破,百姓受灾,省里面更是捉襟见肘,你这个巡抚大人当的不容易这些本王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急,只一时半会这贼兵也平不了,只能象征性的意思一下,你拿这钱好生给百姓办点实事,就算对得起本王了”
    贾六将厚厚一叠银票轻轻推在老郑面前,见他的茶碗里的茶凉了,忙又起身给对方续上热的。
    坐下之后,轻叹一声:“过去说湖广熟,天下足,未想今天湖广这般境界。”
    顿了顿,再次深情看向老郑。
    没有说话,但眼神之中带着极大的诚意。
    老郑这边极度犹豫,欲言又止,可每次想说点什么都被睿亲王真诚的眼神阻止。
    半响之后,年近七旬的巡抚大人起身代表湖北官民向睿亲王表示感谢,之后将银票默默收下。
    他这会也真是缺钱用。
    下面的不说了,就巡抚衙门这边都半年没开工资了。
    跟着他的那帮书办幕僚全是他拿自个的私房钱在开支。
    贾六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微微点头。
    慰问之余,又提出湖北吏治问题。
    鉴于湖北公务员系统基本瘫痪,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多存在失节问题,因此睿亲王表态希望郑巡抚能够抓一抓吏治问题。
    就是对湖北公务员系统进行整治,谁能用,谁不能用,原则上都由郑巡抚决定。
    睿亲王这边原则上不干予。
    “湖北这次闹贼乱,于百姓固然不是好事,但于吏治而言其实倒是好事。过去吏治问题老是说,老是没用,原因就在于根深蒂固,官官相护,搞得官场是乌烟瘴气”
    “朝廷年年讲要整顿吏治,要打击贪官污吏,可年年还是这个样子。抓一批,杀一批都不济事,那贪官污吏就跟雨后春笋一样前赴后续,络驿不绝,莫说你一个巡抚了,就是本王这个和硕亲王都拿此没有办法”
    “俗话说打扫屋子好接客,官场就跟屋子一样,这要到处都是灰尘,客人来了如何下脚,如何安座?
    所以本王的意思是你老郑不妨借这次机会,好生整顿一下吏治,把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官员提拔上来,用在实处,把不能干事的那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