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1/3)

    第二天一大早,朱高煦在府中起床后,准备去军营呆几天。
    家里虽然有两个娇妻,但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醉在美人乡,葛命没有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所以现阶段必须多和下面的兄弟们多亲近亲近。
    不过他刚出房门,外面侯着的宦官钟显就过来说了个消息。
    后天是燕王府宦官黄俨母亲五十大寿,黄俨派了小太监过来请钟显吃饭。
    这个就有意思了。
    黄俨之前和钟显都不是很熟,只有朱高煦带钟显去燕王府时,偶尔会遇到。
    而且现在朱高煦出门很少带钟显,都是带亲兵。
    毕竟带着兵马比较安全点。
    钟显说自己和黄俨说过的话,好像没超过三句,不明白黄俨为什么请自己吃饭,要不要去?
    朱高煦当然知道黄俨为什么要请钟显。
    黄俨这人很贪,朱高煦又出手比原历史豪爽,所以黄俨这时等于找个借口要钱财。
    朱高煦喜欢黄俨这么直接。
    他想了想:“你---叫井盛过来。”
    朱高煦本来想让钟显办这事,想了想后,还是觉的井盛靠谱,钟显仁厚,容易被人套路。
    等井盛来了,朱高煦让他打听下,黄俨和母亲关系如何,对母亲如何。
    吩咐完后,更去了军营。
    第二天在军营吃了午饭,朱高煦回到北平,井盛已经在府里等他。
    井盛说黄俨家里除了母亲,还有两个中年仆佣,两个侍女,小小的王府宦官,日子过的像模像样,所以黄俨开支挺大的,难怪死要钱。
    原历史和朱高燧关系最好,估计也是朱高燧私下给的钱最多,不过现在这会,可能朱高煦给他的好处是最多的。
    井盛多方打听,发现黄俨从小由母亲周氏带大,生父不知,家里最穷的时候,差点活活饿死娘俩。
    后来周氏为养活黄俨,实在没办法,想去卖身,黄俨知道后,果断的抢先一步,卖身做宦官,宁愿当太监,也不愿意母亲被人凌辱。
    朱高煦听的微微动容。
    “因为黄俨从小被母亲含辛茹苦的带大,母子两相依为命,所以他对母亲也极为孝顺,燕王府诸多宦官也都知道,有时候你不尊重黄俨没事,但是要说他母亲,他定然会翻脸。”
    朱高煦若有所思的想了会,黄俨从根本上说,算半个女干臣。
    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孝子。
    历史上很多大奸大恶之人,对长辈极为孝顺,对家人非常敬爱。
    反而有些忠臣,比如方孝孺,铁铉等辈,为了自己的名声,弃家人于不顾,被诛连灭族。
    再比如那张信蛇鼠两端,背信弃义,贪生怕死,对不起建文和黄子澄的信任,出卖朝廷,但是他同样孝顺母亲,也是听了母亲的话,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才这么做。
    究竟谁对谁错,该如何做,谁也无法说清。
    但换成是我,我定然也会想办法保全家人,朝廷和皇帝关老子屁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你去侯海,让侯海做这件事。”朱高煦这时道。
    当天下午,侯海巧装打扮一番,悄悄来到黄俨府上,以提前祝寿的名义,代表高阳郡王府送上重礼。
    黄俨平时有一大半时间不在家,经常还住王府。
    但这两天母亲大寿,他都是在家的。
    侯海悄悄面见黄俨,送上礼物。
    黄俨大为震惊。
    因为侯海算是郡王府首席文官,地位比钟显这宦官强太多了,基本代表着朱高煦亲自上门。
    他等侯海走后,打开一看。
    除了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外,还有一株百年野山参。
    侯海说是给黄母补补身体的。
    黄俨身为王府大。精华\/书阁·无错首发~~(本章未完!)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
    太监,母亲大寿收到的礼品不少,但基本都是金银财物。
    只有朱高煦想到送了贵重的人参补品。
    即便是郡王府,这种东西也不是随时都有。
    黄俨打开看到时,非常的震撼。
    母亲周氏知道后,长叹道:“高阳郡王诚心待你,你可千万不能做出对不起高阳郡王的事。”
    “母亲放心,高阳郡王真心待我,我岂能害他。”黄俨动容道。
    -------
    京城皇城,武英殿。 _o_
    年轻的朱允炆一脸严肃坐在御案后,双眼有点发红,看起来这两天睡眠不好。
    大殿里寂静无声,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低着头,大伙表面看上去都很镇定,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脚,其实很多人内心慌的一比。
    朝廷征调三十万精锐平叛,原本以为可以用摧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