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2/3)

拉朽般的速度横扫一切邪恶和背叛,没想到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真定城下惨败,丧师十万,主将被斩。
    这丢的不但是十万大军,更是朝廷的颜面,和大明的安危。
    不能再败了,几乎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齐泰和黄子澄今天都没敢坐着。
    此刻两人都站在下面,齐泰等了半天没等到皇帝说话,便微微抬头侧目。
    皇帝一脸严肃,眼珠也不动,在看着武英殿的大门,也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他暗暗长叹,隐隐体会到皇帝的内心压力。
    朱允炆毕竟还年轻,当初送耿炳文去江边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失落。
    皇帝的承受能力,显然远远比朱棣差多了。
    就在这时,齐泰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
    他往左扭过头,发现黄子澄正在瞪着自己,然后向他使了个眼色。
    齐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想了想后,只能硬着头皮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允炆听到齐泰的声音,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的声音原本就不洪亮,这会也变的有气无力:“齐尚书你说。”
    齐泰正想开口,外面有宦官跑了进来,他只能暂停。
    宦官跑到皇帝身边低头说了什么,皇帝便道:“宣他们进来。”
    外面马上有宦官高唱,宣魏国公,驸马梅殷、王宁进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外面又同时进来几个人,分别是徐辉祖,梅殷、王宁。
    加上大殿中原有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大殿里也就十个人不到。
    朱允炆每次重要的事情,都是召集少数人就议定,有利也有弊。
    利是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不然一件鸡毛小事,能在上朝的时候,争上三天两夜。
    弊是很容易经过少数人的判断,就轻易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很显然,这次朱允炆召集的人有点多,黄子澄也没想到,特别还看了眼梅殷,大概没想到梅殷也会来。
    朱元璋有十六个公主,十四个驸马,梅殷是朱元璋的二驸马,也是朱元璋最喜欢最器重的驸马,据说临终前还叮嘱梅殷辅助朱允炆,朱允炆原本很听祖父的话,想重用梅殷。
    但黄子澄上来,第一时间就找个借口把梅殷从朱允炆身边踢开,省的他和自己争宠,这会再次见到梅殷,黄子澄心里一个咯噔,有点不爽。
    就在黄子澄暗暗不爽时,魏国公他们都进来了,先拜见了皇帝。
    徐辉祖起身的同时,刚说完谢皇上,马上又道:“俺就说那高阳郡王朱高煦凶悍勇猛,千万不能放走,真定之战,朱高煦一人连破三营,使朝廷大败,长兴侯身死。”
    “当初若把他留下,燕逆等于自断一臂--”
    刷,朱允炆顿时满脸通红,又羞又怒。
    当初就是朱允炆念着朱高炽三兄弟仁孝,下旨让他们走的,。(本章未完!)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
    徐辉祖这话,等于是当众在辱骂皇帝的蠢。
    年轻的皇帝羞怒交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无错更新
    但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果断响起:“魏国公不要再说了,我知道错了。”
    众人皆惊讶扭头。
    只见黄子澄满脸悲愤:“只怪老臣爱女心切,害怕朱高煦这逆贼伤害小女,皇上---”
    扑通,黄子澄突然跪下,凄然道:“请皇上降罪,老臣愿一力承担--”
    特娘的,王宁在心里暗骂,这黄子澄真是马屁精,原本徐辉祖已经把皇帝得罪死了,没想到黄子澄这么会拍马屁。
    黄子澄这一跪,把所有的罪责拉到自己身上,不但没有罪,反而激起皇帝对他更加的宠信。
    “黄先生,快请起。”朱允炆赶紧起身,差点就要亲自跑过来扶他起来。
    当天黄子澄才是力主释放朱高煦三人的那个,年轻的皇帝是心里向着老师,又有点仁孝,所以才答应。
    没想到徐辉祖一个神助攻,黄子澄抓住机会往身上扛,同时解了皇帝的围。
    这下原本是大错,变成了大功。
    要说这黄子澄,别的本事没啥,讨好皇帝朱允炆简直炉火纯青,信心就来。
    徐辉祖也是聪明人,刚刚他是想到自己上次进殿,苦劝众人的场面,所以一时有点激动,这会马上反应过来,自己不应该当着皇帝的面说这种话。
    他赶紧道:“高阳郡王当街调戏令爱,的确有点过分,黄大人也不必自责,怪只怪,高阳郡王太女干诈,俺们都上了他的当。”
    黄子澄也脸色通红,没好气的看了下徐辉祖,你要不要当众说出来,朱高煦当街干了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不好吗?
    齐泰这时也道:“现在说这些已无任何意义,当务之急,应尽快征派兵马和精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