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捻还得是粗粗的,灯油也要用最好的,但是有一点,你这身子骨弱,千万记得少熬夜,别把自已给累着了。”
童声娘疼爱的拍了拍杨心兰的头,“累不着的,我在这里每天吃得好、睡得香的,再加上对症药粥调理着,这副身子骨真是好多了。”
“心兰姑娘,不瞒你说,我现在干活可有心气儿了,日子有奔头,我还有啥想不开的,你就放心吧。”
“那就好。”杨心兰点了下小脑袋,“伯娘,你照着大登山包的样子,再做出五个十二、三岁孩子能背的,三个十四、五岁孩子能背的,成吗?”
“成啊,怎么不成。”童声娘连忙点头,跟着又保证到,“你后天来拿吧,后天我一准能做好。”
杨心兰真是有点想不出,这时候的人,做手工怎么就能这么快,李志奇和肖桂芬的喜服,几个时辰就做得了,已经足够她惊讶的。
但那是人多呀,十几个人一起忙活,现在看到童声娘三、两天的时候就做出这么多来,真是让她感觉有点震撼了,这得多快的手,多勤的针呀。
“伯娘,咱们不急着用的,你不用赶工。”杨心兰真担心童声娘会拖着病弱的身体熬夜出活儿。
“不赶,不赶,就算晚上一针不动,这几个兜子我后天也做得完。”童声娘看着心兰,脸上笑容灿烂。
见童声娘干劲儿十足的,杨心兰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在心里想着,回头嘱咐一声林伯娘,让她盯着点这边,别真把童声娘给累着了。
撂下这个话题,杨心兰就在那一堆兜子里,给自已挑了个小一点的碎花斜挎兜,美滋滋的背在了身上。
“兰儿姑娘,你这是要自已用啊?”不知不觉的,童声娘对杨心兰的称呼,又亲近了些。
“要是你自已用的话,那我去换块素净的布料,给你绣个喜鹊登枝、一品梅啥的,兆头好,还显得贵气。”
听童声娘这么说,杨心兰才想起来,这些大包、小包上都是没有绣花的,怪不得童声娘这么出活儿呢,绣花才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
但就算不绣花,这个速度也已经很让人吃惊了,“不用麻烦你了,童伯娘,我挎这个就挺好,我挺喜欢的。”
“不过等一会儿梅冬姑姑给你送布料过来时,你跟她好好商量一下,服饰配用的挎包、暖袖这些东西的造型和图案。”
“比如说,暖袖和挎包要不要结合一下做成配套的呀?女式配什么样的流苏、男式配什么样的荷包啊?等等这些。”
“你老见多识广的,对大户人家了解的也比我多,就多出些主意,等咱们服饰铺子开张了,让它一炮打红,咱们就又多了个进钱的项目。”
童声娘就怕自已没用,吃闲饭呢,现在听到心兰姑娘这么重视自已,那心里真是比吞了蜜还高兴。
“那没说的,但凡我想得到的,肯定都会拿出来跟梅冬她们商量着去做的,肯定会让心兰姑娘满意,姑娘就放心吧。”
杨心兰起了身,“那行,剩下的你们自已个儿商量,我就不掺和了,真要说起做针线来,我可是没你们懂得多,也就是瞎出主意。”
“我先把这八个大背包,和八个斜挎包拿回山窝屯了,一会儿再让梅冬姑姑给你送些需要的东西过来。”
看到杨心兰抱着几个大背兜子,摇摇晃晃的都有些迈不开步了,童声娘就急忙下了地,把这些兜子接了过来。
“说你聪明吧,有的时候又是个傻的,你自已个儿先回去,临回山窝屯的时候,让天魁先赶车到这儿来取一趟不就行了么。”
“我把这些个兜子都装好,省得你自已拿来拿去的,再摔个跟头啥的,多不值当,行了,你赶紧走吧。”
轻推了下杨心兰的背,杨心兰俏皮的吐了下舌头,“童伯娘,那我就先走了,走之前我就不过来了,再见。”
一番事情安排完,又用去了杨心兰不少的时间,闲言少叙,只说杨心兰带着六个新选出来的半大孩子,再次回到了山窝屯。
看到杨心兰一行人,刚从山里回来的衣世良,可真是高兴得不行,“兰儿,你都快赶上神机妙算了。”
“真是刚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人送的太及时了,我们这边正缺人手呢,咱这山上的药材太多了,很多药材来不及采收醅制,可都要瞎了。”
“我们三个几乎都忙得快要连轴转了,奈何正是大多数草药成熟的季节,再使劲儿还是忙不过来,这下好了,来帮手,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虽然都是生手,好在采药这一块,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他们就先跟着采药吧,正好边采药边学习药理、药性,两不耽误。”
“醅制药材这一块,简单一些的强生和莲花都能上手了,这几天,他们俩就轮流着留在家里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