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寡人刘玄德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跨山越海,故人远来(一)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跨山越海,故人远来(一)(1/3)

    天凉风起,静室之中,烛火跳动,于夜风吹拂之下时明时暗。
    刘备将手上的裘衣展开,重新披在身上,他转身落座,看向方才自门外而入的贾诩。
    “早就和文和说过,不必担忧。此事我自能解决,无需动用刀兵。”
    他抬手指了指双眼,“莫要忘了,我可有识人之能。”
    “如此说来,倒是我多管闲事了。”贾诩于他对面落座,搓了搓手,重新拿了个木碗,倒上一碗热汤,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他虽来自西凉,可到底只是个受不得严寒的读书人,不是那般皮糙肉厚的武夫。
    王修是贾诩亲自拣选到刘备身边的人物,此人的底细自然早已被他摸了个干净。
    早年出身如何,后来又曾做过何事,结交的人物如何,乡里之间对此人的议论又如何,都早已被贾诩记录在册。
    于贾诩看来,王修等人也不过是几个寻常刺客罢了。
    刺客,在江湖上也好,在朝堂上也好,自来都不曾少过。
    晋身无望,投身于刺客这个行当也是乡野武夫的一条出路。
    大到献图刺秦,小到乡里买凶行复仇之举。
    有人感于恩义,有人拿钱办事。
    王修等人便是那种江湖之上收钱杀人的刺客。
    只是他们与那些收钱之后不问青红皂白便杀人的刺客相比偏偏又多了些道义,遇到良善之人往往会手下留情,宁愿做些赔本买卖。
    故而他们虽是做着利润颇丰的刺客生意,可日子其实过的极为落魄。
    当日贾诩查清这些人的身份,本想暗中直接将他们除掉以绝后患,只是被刘备拦了下来。
    “自然不是,文和也是为了我的安危着想,这次确是我任性了些。”刘备连忙给贾诩重新倒上一碗热汤,“只是他们这般人,总归是不多了,世上能多一些还是多一些的好。”
    “那个婢女也是他们的人,想来会随着王修一起离去。”贾诩笑道,“不过那王修倒也是人才,玄德可有意将其收入麾下?”
    刘备笑了笑,“江湖中人,义气为重。今日不曾动手已然是极为难得,只怕不会这般容易收服。”
    “这个世上,从来不曾有谋划不成之事,只看如何去做罢了。”贾诩笑道,“既然义气为重,那便以义气动之。此事我自有法子。”
    刘备点了点头,“只是文和莫要伤了无辜之人的性命。”
    贾诩笑了笑,刘备诸般事情皆好,只是太过拿性命当性命了。
    做大事,哪里有不流血的。
    只是他也不曾开口反驳,而是开口道:“今日这义释刺客之事倒是可以作为一桩美谈。只要传扬出去,想来要不了几日,北海国中就要开始传扬玄德的仁义之名了。到时那些人只怕也要忍不住出手。咱们还是要早些做好应对才是。”
    刘备点了点头,“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早晚而已。算算日子,咱们自雒阳来的人手也该到了。也是时候与这些人斗上一斗了。”
    -------------------------------------
    数日之后,有车架自雒阳而来,刘备与贾诩等人亲自去往城外迎接。
    当初他在雒阳的酒舍建起之后几乎垄断了雒阳附近的酒水生意,加上他在生意上用了些古人不曾见过的手段,不过短短时日就将原本垄断酒水生意的程家压了下去。
    程家少主程典抵挡了一些时日,手段用尽之后到底是不曾扛住。
    即便是程家家大业大,可家中上百口和手下其他人总是要吃饭的,最后他只得亲自登门去给刘备赔罪。
    刘备看在程家老家主的面子上倒是也不曾为难他,还将手中的酒水生意一并交给他打点。
    经此一事,这位程家少主倒是收敛了不少。
    如今程家的生意虽然远超当年,可此人的为人处事却再无半点当年的骄横之态。
    想来再不会看轻白身之人。
    这次他本以为程家最多派些熟悉生意事的人手来,不想自马车上走下来的竟是一个极为熟悉的老人,正是程家那个早已不问世事多年的老家主程权。
    “没想到这次竟然劳动了老家主亲自前来。”刘备赶忙迎了上去。
    “在雒阳呆的久了,这才静极思动,想着出来走走。本是打算去往关中,不想临出发前刚好收到了玄德的书信。如今老夫虽然年纪大了,可还是能帮上玄德些忙的。”程老家主走下马车后笑道。
    “有老家主相助,备自然是放心的很。”刘备搀扶着老人。
    程权抬眼打量着不远处的剧县城,“刘北海不要看我如今这般模样,当年我起家之时也曾见过不少生意场上的豪杰,如今恰好有故人正在此地。”
    他看向刘备,面上带着些笑意,“譬如如今的田家家主田中,便是我当年的故人之一。当年我就看出此人本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