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寡人刘玄德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跨山越海,故人远来(一)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跨山越海,故人远来(一)(2/3)

差,如今果然成了个人物。”
    刘备稍稍一愣,回头望了一眼贾诩,贾诩只是讳莫如深的笑了笑。
    刘备心中了然,这次程家家主前来,只怕绝非单纯是他口中的静极思动那般简单。
    “还有一事,这次我东来之前,阳球家的主事之人曾找到我,嘱托我要交给你一物。”老人自怀中掏出一个钱袋,他将钱袋交到刘备手中,“那人说这钱袋是阳球生前再三嘱托要交给你的。”
    刘备将钱袋打开,其中只有一块看起来便价值不菲的玉佩和一小块布帛,布帛上只有几句简单言语,却可算是阳球的最后遗言。
    “玄德,当日相欠酒钱,且以此物相抵。”
    他笑了笑,将玉佩与布帛都收入怀中。
    求仁得仁,阳球也算是为心中志向而死。
    刘备看向商队众人,笑道:“诸位远来不易,今日入城当好好招待一番。”
    -------------------------------------
    国相府中欢歌笑语,同处于城中的田宅之中却是一片肃杀之象。
    “我早就说过,这个刘备留不得。当日若是听了俺的言语,早些除掉此人,如何还会有今日的事端?”李家家主李吾似是怕屋中之人听不清他的言语,大吼了一声。
    “你当日确是要除掉此人不假,可也不曾见你坚持,若是你当日坚持一些,说不得咱们真就听你的了。”王家家主王蔼阴阳怪气的冷笑一声。
    李王两家向来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他如今之言看似在责怪李吾,实则责怪的是那个坐在主位之上一言不发的田中。
    国中素来以他们三家为首,故而在他们两家出言之后,所有人都看向田中。
    “你们也无须指桑骂槐,这次不曾让你们提前除掉那个刘备,以至让他逐渐扎根,有了今日之事,确是我的过错。”
    “我确实是小看了这个自雒阳而来的刘家子。”田中叹了口气,将养虎为患的责任担了下来。
    “如今还不到议论对错的时候,还是先想想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才是。”王蔼又开始打起圆场。
    方才他与李吾开口也不过是想压一压田家的气焰,如今三家之中虽是以田家为首,可他田中也不能将他们二人全然不放在眼里。
    事情到如今会这个地步,在两人看来都是田中之前一意孤行所致。
    如今既然田中已然服软,他们自也要见好就收。
    “说来倒是有件趣事。”田中笑道,“今日前来的那群人里,为首的那个程家家主还是我年轻之时的故人。我与他之间,昔年还有些仇怨。”
    “你们也知我少年之时曾游历雒阳。我出身富贵,加上当时年轻气盛,在做生意这一道上又颇有些天赋,总觉得天下英才不过如此,于这商道一字上更是无人能与我比肩。”
    “当时他还是个混迹在市井之间的落魄之人,也不记得怎的就和我在生意之事上起了些冲突。当时我与他相斗一场,双方手段尽出,最后倒是我吃了些亏。”
    “到底是年轻气盛,觉的丢了面子,这才不曾在雒阳扎根,而是返回了北海。如今看来也算是因祸得福,只是想起当年之事还是有些意难平。”
    “如此说来此人在这商道一事上确有些本事?”沉俊询问道,“若是如此,倒真是有些麻烦了。”
    田中与程权的过往之事他们自然不关心,只是田中执掌田家多年,将田家一手发展成了如今北海国的第一豪族,此人的心机手段之利害,他们都是心知肚明。
    这个程权当年既然能在生意上压过田中,定然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北海国中的经济被他们所垄断,单单是这个程权他们倒也不惧,毕竟这些年被他们驱赶出去的外来人早已数不清。可如今刘备到底占据着北海相的名头,国中政事本就该为他所管辖,权与钱两相合,想来就让他们有些棘手。
    “有啥好谋划的?等俺回到山上,召集些人手,直接杀入县中,取了那个北海相的人头。既能为你等解围也能为我山寨上的赵善头领报仇,岂不是简单的很?”有人开口道。
    堂中之人早就察觉到今日议事比往日多了两人,而这两人此时就坐在沉俊左右两侧。
    此时开口的正是沉俊左侧之人。此人是个高大汉子,身形壮硕,刻意袒露出的胸口处露出几道显眼的刀伤,虽早已结痂,可狰狞恐怖,令人望而生畏。
    “中素知孙首领勇勐,只是杀鸡焉用牛刀。如今还不是要劳动孙首领的时候,日后自然有首领为赵君报仇的机会。”田中神色不变,笑着安抚道。
    此人正是城外齐云寨的当家人,姓孙名进,金光寺中的主持赵善最初正是此人的手下,后来他将赵善派入城中相助田中等人,这才有了金光寺。
    孙进点了点头,“田君所言有理,料来那刘备如今不过是借着些朝中的势力才暂时压下了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