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43章 实在人

第43章 实在人(1/6)

    九月十六日,前去征剿老马岭的李过凯旋而还。
    匪首沈烈、郭天祐听说来的是革命军,未战先投降,去新兵营报到了。1顺治年间大同姜瓖起兵反清,沈烈响应,攻陷上党数县,后事不详。
    老马岭那边设施完善,李自成让白旺派一个小队驻扎,鸠占鹊巢。
    白旺哨部已设于端氏镇,还有三支小队分别驻扎于端氏镇东、西的榼山、巍山;还有郭峪附近的山头一支。
    以预防官军偷袭。
    别的也就罢了,贾富贵办事还算得力,要保护好。
    接下来的安排就要征缴秋赋了。
    沁水额定两万三千多石,历年实收不到两万。让革命军办,最少能榨出三万石。上缴给县里一万七八足够了,余者自用。一笔横财。
    何况县里还有王府庄田,还有四万多亩卫所屯田,按原税额都能收两千多石。
    “卫所在省,则行文于布政司;在直隶,则行文于该府,一切应征钱粮,俱代为转行督催。”
    同样的,皇亲国戚们的庄田租税现在不许自行征收,由当地衙门代管。
    这回革命军帮皇帝督催。
    李自成之前派出的探子已经打听清了各家土豪底细,这次要按新税制收粮。他们肯定不会乖乖配合,少不得打一批拉一批。
    行动吧!
    ……
    十七日,孙鼎相托贾富贵传来手书,确定要救他哥。
    李自成大喜,赶忙安排田见秀去张罗。
    当然,他清楚老孙回来后不可能“投贼”,人家一把年纪了犯不上蹚浑水。只要这帮老汉能默认革命军是正义之师就行。
    张慎言又来信讨要新《尚书》,李自成写了两篇糊弄。再多也没有了。哪有空背那些没用玩意儿。
    有时间不如多烧几块玻璃。
    不管是造玻璃还是造啥,弄几个玩没难度,开个小作坊也没问题,想工业化可不容易。
    从建厂房开始到后面一系列制度安排,要考虑的细节多了去了。
    李自成先写了本《工业制造宝典》,交给贾富贵自学。
    又过了两天,米脂来信。
    田见秀对照着密码本翻译出,原来是有江南客来访。
    早前瞿式榖与大统领坐而论道,相见恨晚,临别时带了几页乐谱回家。
    然后李自成抄来的几首歌、曲轰动金陵苏杭。
    秦淮八艳此时多数还是萝莉,尽管有些已经堕入勾栏——比如十三岁的柳如是明年就要被状元买走——但没她们啥事。
    你向往的曲幽小径,早已车水马龙……
    当前出名的是尹春、李雪衣、杨元、李宛君、徐佛、李贞娘、王微等等,皆为秦淮行首。
    本来还有个杨宛,跟了茅元仪。原本王微也跟了,自觉不受重视,又跑回去解渴了。
    瞿式榖将歌、曲传于交好的女子,那些小鸡老鸡转眼名声大噪。宾客如云,众士绅踏平了她们门槛。
    瞿老汉成了香饽饽,整天被莺声燕语环绕,只求他赐下一曲。
    他就五首存货,哪有多余的外放,于是就把李自成了推出去。
    寻到米脂的除了求曲龟奴,同来的还有几个离经叛道之辈。
    看家的袁宗道先寄信通知大统领,然后把他们打发去绛州等候。
    月底,江南客到了绛州,马上又被李自成接到沁水。
    知县杨任斯度过短期惊慌后,已经习惯了短毛往来,佯装不知就完了。
    李自成在大酒楼款待江南客。
    龟奴他没空搭理,让邢秀娘招呼。正巧里面还有一个是她旧相识。
    大统领要忙着收拢人才。
    瞿式榖介绍来五个人,只有一位在原本历史中留下了只言片语。
    张养默,出身行伍世家,祖上自明初以降一直兴盛不衰。到了祖父辈开始走下坡路,不过他叔也出任过广西梧州府通判。
    张老汉科名不显,只是个秀才,但学问不错。曾经师从王肯堂。
    王肯堂父亲是刑部侍郎,他自己也中了进士,跟焦竑、董其昌同科,先入翰林院,后官至福建参政。
    因上书直言抗倭,王肯堂被论“浮躁”降职,遂称病辞归。成为明末莲柏椒蕅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尊者俗家弟子,同时开始精研医理。
    老王对伤寒、外科、眼科都有研究,还曾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
    所以张养默除了儒学,也懂医,又和利玛窦过从甚密。
    他曾自学了欧几里德第一卷,还想翻译《几何原本》出版。意呆利佬不愿意,只一个劲的催促让张去传教。
    张养默说那纯属浪费时间,你还是再多教些天文数学是正事。鬼佬知道没戏,也不指望了,后来干脆拍屁股跑京城去了。
    一开始鬼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