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51章 大明没多少强军了

第51章 大明没多少强军了(4/7)


    甚至当李自行车打到北京城下,大明情势危急万分,然而“守城军尽枵腹饥疲,司饷官犹索常例不时给。”
    那帮人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当然,李自成要感谢他们拖后腿。
    只拿“常例”的已经算是清官了,心黑的还要再刮个地皮。明代地方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敛财手段,故而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大明贪腐严重,以至于明人总结明代货币制度时,有人指出因为用银子当法定货币,所以才大大刺激了官史贪欲,因此提出应该废银用钱。如顺炎武、黄宗羲等人就持这样的观点。
    因为银子小巧价值高,铜钱笨重价值低还不好储藏。
    冯梦龙则从反面论证认为用铜钱有三不便。
    其一就是“苞苴(贿赂)用钱难于馈遗”。并且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凡此三不便,特不便于贪官污吏耳,而其便于国,便于民,造福不可胜言。”
    真是奇特的视角。
    不知道将来李自成的大顺国施行纸钞制度后,官儿们会不会更方便贪腐?
    那对于官员来说,高薪养廉如何?
    治标不治本,该贪的仍然会贪。
    除非地盘小到只有一个县大,那样勉强才有可能监管的过来。也只是有可能,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只是个大宅院而已,里面的龌龊事已经多到很难根治了。
    南北朝时有这么一场君臣对话(假的)——
    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向来慕曹操之术。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
    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
    曰:为臣者,以忠为大。臣忠则君安。然,臣无利则臣不忠。但官多财寡,奈何?
    问:奈何?
    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求教曰:先生教我!
    苏绰大笑:天下无不贪之官。贪,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必为异己,以罢贪官之名,排除异己,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其二,官若贪,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官愈恐则愈忠,是以罢弃贪官,乃驭官之术也。若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问:何故?
    曰:清官以清廉为恃,直言强项,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罢弃之?罢弃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
    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为贪官,民怨沸腾,何如?
    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婪,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贪官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又收贿财,何乐而不为?
    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
    而不觉东方之既白。
    ……
    举个例子,很难说乾隆不知道和珅是巨贪,但他没动手,其中应当有深意(猜的)。
    反正用人制度上暂时只能这么稀里糊涂的做了,你就算看不惯,也根本没法一个一个的去监控,这年头又不是大数据时代。
    ……
    张道濬说完用人,又说至于举旗之后树大招风的顾虑,以革命军的实力基本上能应付过来。
    老张说到这里喜忧参半,叹道:“大明,没有多少强军了……”
    卫所兵直接忽略不计。少部分有些上进心的千户百户还有点家传武学,小兵们简直和其他种地老农完全没区别。
    京师三大营勉强能打过卫所兵,仅此而已。十余万人中大半是老弱。京营又一向有占役、虚冒等弊端。1貌似三大营十几万是军户总数,战兵大概也就四万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