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章 丧心病狂短毛贼

第1章 丧心病狂短毛贼(3/4)

   知县屈服于银威,送粮一千石、柴禾五百斤、猪羊各十头。还有打进去的铁球炮弹也要送出来。
    送完最后一趟,拉货的驴骡车被革命军干走。
    “做人不能太短毛!”知县泪眼婆娑。
    更难过的是革命军小将姚奇英,“这仗打了个球啊!”
    ……
    革命军收队,至陈村峪涑水旁扎营。
    后勤人员指挥着上百个征发来的民壮上山捡干柴砍枯树。眼下寒风凛冽,不烧旺火会很难过。
    晌午刚过,张洪带着二十多辆车满载而归。
    “大统领,咱这太平车可好使,轻便,拉的还多。”
    两轮车因为拉车牲口要承担负重,不如四轮车装的多。
    太平车古已有之,宋时极为盛行,在运输业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京梦华录》:“东京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厢)无盖,箱(厢)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鞍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掖,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驴骡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唬之,使倒坐缍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
    “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明《天工开物》:“大车有四轮和二轮之分,其四轮车可载五十石,由马或骡牵引运行。或十二匹,或十匹、八匹马骡不等。”
    主要道路条件不行,所以用的牲口多。车也不行。
    原始太平车多由耐腐、耐震、耐碰撞的椿木、槐木等硬质木料打制;车底、内帮很厚;两边各有两个实心木轮,每个轮子都由一段段弓厚“铁瓦”围镶着轮边,“铁瓦”又由若干大铆铁钉深深砸进车轮内圈。
    河南平舆年产太平车上千辆。
    这种大车能载重四五千斤,行驶平稳,坚固耐操。缺点是没有转向架;车速慢;只能在平坦路面使用;自重也达到五六百斤,拉车牲口少说也要六七头。
    宋应星说:“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四轮大车对地形要求很高,他说这种成本很高的车只有在徐州、兖州、汴梁等处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最为普及。
    《水浒传》里,梁中书要用太平车押送生辰纲,被杨志拒绝了。太平车虽然平稳,可以拉很多货物,但是体积大、笨重、速度慢,也不方便隐蔽。半路一旦被强盗盯上,无疑会像去年一样,生辰纲被劫走。另外,即便没有强盗,太平车也不方便。因为一路上要经过桃花山、紫金山、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等地方,并非平坦道路,难走。
    李自成改造后的四轮太平车自重轻一半,载重却不少。还有神器轴承、弹簧,又配刹车系统等。原版太平车要下坡必须在后面安排驴骡拉着减速,麻烦。
    太平车还能改装成野战厨房,省的每次都要埋锅造饭。
    如果给车子装上橡胶轮胎就更好了,大概还要等个二十年才行。那时候李自成都可能开始修铁路了。
    大统领检查完张洪缴获,不由皱眉,“收了这么多?强取豪夺了?”
    粮食六百多石,银子两万,驴骡牛马八头,羊三十只。
    张洪急忙道:“是盖大户主动报效!我看他情真意切,也不好推辞。”
    “没伤人吧?”
    “绝对没有!”
    “要牢记革命军纪律,咱们不是土匪山大王。收个税么,别弄的像抢劫一样。”
    不过到手的东西总不能再送回去。革命军要效仿红军,可不是真的红军。
    原地修整两天,革命军拔营西走。
    沿涑水行二十多里路就是十槐镇(横水镇)。
    此地算是晋南陆路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四方商货集散地,有店铺四五百家。
    前方小镇在望。
    革命军小将姚奇英却打不起精神,“这么个小破城,拿个二等功都难。唉,将就一下吧……”
    他想多了。
    十槐镇已被刘芳亮带队占领。
    小刘在中条山也干出了点成绩,屯了五六万斤食盐;附近的横岭背巡检司暗地里投降;再往南的垣曲县里也发展了一百多内应,随时可以夺取县城。
    垣曲县在历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山沟里,算是山西通向河南门户。
    出城往南五十里是黄河,往西走一百七十里山路经王屋山可到济源。垣曲县地理位置挺重要。
    “大统领,咱去垣曲过年吧?我打头阵!”刘芳亮按捺不住兴奋之情。
    “知道你干的好,下半年给你升官!”
    李自成夸了一句,又说道:“垣曲懒得跑了,下次吧。咱年后要在晋南转悠,跟官军打几仗练练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