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4章 发大水

第4章 发大水(3/7)


    某天,蒙哥大汗对宗叫人士说:你们这些来自全世界的教徒都在这里,你们之中每一个人都宣称,你们的教义是最好的,你们的经书是最正确的。因此我希望你们在一起辩论,每个人都把他的辩词写下来,以便我能知道谁赢了,谁说的是真理。
    远道而来的鲁不鲁乞也获准参加。
    他本来打算先和白帽联合起来击破本土的佛、道阵营。但令他意外的是,佛、道关系恶劣,所以佛教也站了过来,共同对道教发难。
    中间略去不提。
    大半年后,鲁不鲁乞带着蒙哥致路易九世的国书回到发国。
    蒙哥命令法兰西国王承认是蒙古属臣。信中写道:这是长生天的命令。天上只有一个尚帝,地上只有一个君主,即天子成吉思汗。
    蒙哥虽然没皈依基独,不过他老婆是景教徒,他也经常陪着老婆去叫堂做礼拜。
    鲁不鲁乞回国的三年后,蒙古大军灭亡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其首都报达(巴个达)被屠城,当地唯有景教徒没遭殃。
    ……
    送走韩家三兄弟,李自成心情大好,给稷山县城内每户赠银二两。
    百姓欢喜。
    “乡亲们,不要送了。革命军还会回来的!”
    二月初九,李自成北上吕梁山。
    天冷,一路走一路伐枯木取暖。
    明代,山西森林植被急剧消亡。明初还有30左右,明中叶骤降到15,明末清初约10。到新中国建立时仅为24。
    唐宋间,森林的主要采伐区仍延续以前的西河一带,即岚州(岚县)以南石州、汾阳(离石、方山、中阳、柳林、汾阳),向北已延伸到芦芽山东南部。
    宋时,伐木工人常达三四万之众。所采木材多经文峪河至汾河,或经黄河编筏运出。
    北宋末年汾州附近大旱,河水涸,水运停,积压待运的“修楠巨梓”数万根,可见采伐量之大。
    这一集中采伐区一直延续到金后期,仍有“万筏下河汾”的记载。
    元代晋北森林采伐同样严重。从当时绘制的《运筏图》中可见,大量木材被拉去修建大都。
    明初自永乐四年开始,又对京城重新布局,修建皇城宫殿和内外城楼及坛、圜、府、庙等建筑群,达14年之久。所用木材很多采自繁峙、代县、五台、原平等地。
    当时雁门宁武至偏关长城内外之间,森林虽屡受破坏仍很茂密,被视为北边的“第二樊篱”。
    到明中期,京城达官贵人、边地驻军及当地民众群起滥伐,“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林区被延烧者一望成灰,砍伐者数里如扫”。
    百年上下,“一望不彻的林木,竟然砍伐殆尽”。与其相邻的芦芽山也未能幸免。
    到天启修三大殿,只能跑去湖广伐木了。
    入清后,人口繁衍,农田辟垦和民用木材需求相应增加,不少林区在这一时期彻底消亡殆尽。
    水土流失严重,环保压力大呀!
    ……
    革命军过乡宁、吉州、大宁,一路无阻,于十八日到达隰县。
    有两位陕西老乡,混十万马进忠、过天星惠登相正在围城。1马在南明永历时封为汉阳王,病逝;惠投明为总兵后投清,南下时被沈寿峣斩杀。
    两位反王邀请革命军共取富贵。
    快拉倒吧!
    吕梁山区穷的拉稀,连一般地主小财都不能顿顿吃白面;陕西各家反王又多从附近过黄河,地方早被糟蹋完了。
    这“富贵”留给马进忠、惠登相,革命军就不掺和了。
    李自成赶时间,也没空跟他们多聊,继续北上三十里,在石楼县旁边进入刘宗敏山寨。
    刘爷还有个寨子位于三百里外的娄烦。
    刘宗敏真他娘得力,打遍吕梁无敌手。现下他正和原七队王文耀、扫地王张一川、满天星张大受围攻静乐县。
    宁武总兵孙显祖已经赶回去了,李自成怕出意外,派出刘芳亮前往接应。
    小刘轻装出发,一路马不停蹄,跟大刘联系上后,按对方交待在娄烦附近驻扎下来。
    刘芳亮一待就是好几天,还不知道要再等多久。粮,眼看就不多了。
    附近穷的不行,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而且还没有恶霸地主。如果跑远处打粮又怕耽误事情。
    要是跟大统领要粮食……刘芳亮不敢。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少不得又会被批一顿。
    刘芳亮犯愁了,“要么让刘哥设在娄烦的寨子支援点?”
    白鸠鹤道:“那太丢人了,先等等。我再去找老乡打听打听,这么大一片地方肯定有老财主。”
    娄烦山寨的寨主是胡茂祯,跟白鸠鹤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而且两人现在同为革命军,要点支援绝对没问题。可正因为太熟了,抹不开面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