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5章 抢救黄泛区

第5章 抢救黄泛区(5/7)

呢!
    万历: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重用太监,我就是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
    师爷:可是太监和文官也就彼此彼此。
    万历:这我就不明白了。我是一国之主,皇帝!谁敢不听话?怎么成了要饭的?
    师爷:百姓眼里,你是皇帝,可缙绅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万历:寒碜!很他吗寒碜!
    师爷:那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呢?
    万历: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喽!
    师爷:挣不成。
    万历:挣不成?我可去你吗的,老子罢工了……
    那更好,下面人更能肆无忌惮的胡整了。
    然后开原人说“生于辽,不如走于胡”。
    前屯卫军户不堪勒索,合营男女数千人“欲携家北投虏地”。“强壮之人大半逃入建州,仅得老幼孤贫六七万人。”
    “辽东二十五年开原额军士一十五万陆仟九百余名,今役止六万余名,其间,且多老弱”;“开原额没兵马五千,逃之大半”。
    万历三十年“辽兵六万余人,因避差徭繁重,在彼境,久假不归。”
    “先被掳者之有妻子牲畜田土也。谓虽犬羊不类,犹得以缓其死。遂因虏入而愿随之去者比比也,是则大可忧也。夫华夷异类,风气异宜,饮食居室异用,而奈何甘为犬羊之役哉,不得已也。”
    投鞑后虽然猪狗不如,好歹还能挣扎着多活两年。
    熊廷弼指出:“况辽人浸染胡俗,气习相类。贼杀其身及其父母妻子,不恨;而公家一有差役,则怨不绝口。贼遣为奸细,输心用命,而公家派使守城,虽臣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动。”
    鞑子杀了他全家他不恨,反过来恨大明公家派差役,为啥?
    努尔哈赤说:“至於我众百姓之田,仍在我地方耕种。尔辽东地方诸贝勒大臣及富家之田,荒芜者甚多也,该荒芜之田,亦列入我所征之三十万垧田数内。如不敷用,可取自松山堡以内至铁岭、懿路、蒲河、范河、珲托河、沈阳、抚顺、东州、玛根丹、清河、孤山等地之田耕种。若仍不足,可至边外耕种。
    往者,尔明国富人占地甚广大,其田雇人耕作,所获粮米,食之不尽,而粜之。贫民无田无粮,买粮而食,一旦财尽,沦为乞丐。富人与其囤积粮财,以致朽烂,徒行贮藏,不如瞻养乞丐贫民。
    ……本年所种之粮,准其各自收获。我今计田每丁给种粮田五垧,种棉地一垧矣……嗣后以不使花子求乞,乞丐僧人皆给以田,勤加耕作。每三丁合种官田一垧。每二十丁,以一人充兵,一人应役。不似尔国官吏差人歙财於下,贿赂於上……”
    把双方政策对比一下,你让贫民怎么选?人家为什么要效忠你老朱家的大明?
    高淮乱于内,努尔哈赤起于外。李化龙说“辽之亡形成矣”。
    “辽人无脑,皆淮剜之;辽人无髓,皆淮汲之。实则(李)成梁代剜之,代吸之矣。”
    “辽左有三患,而建夷不与焉”。祸害当中不包括建奴。
    明末底层辽人对大明愤恨已经到达极点,富户纷纷逃往关内,或渡海逃往山东;穷人宁可死于鞑子屠刀,也不愿意给大明当顺民。
    以至于大明朝廷里的士大夫发出感慨:“辽人皆贼也!”
    东北老铁们为啥要当贼呢?以上就是原因。
    那每年几百万两银子养的辽军咋样?
    再看辽东明军——
    “残兵……身无片甲,手无寸械,随营糜饷,装死扮活,不肯出战……点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领饷有名,及闻警告而又去其半……
    将领皆屡次征战,存剩及新败久废之人,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者……
    见在马一万余匹,多半瘦损,率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设法致死,备充步兵,以免出战。甚有无故用刀刺死者……
    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
    甚有全无一物而借他人以应点者。又皆空头赤体,无一盔甲遮蔽……闻风而逃,望阵而逃,惧战而逃。
    顷闻北关信息,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如逃止一二营或数十百人,臣犹可以重法绳之。今五六万人,人人要逃。虽有孙吴军令,亦难禁止。”
    相辅相成,有了前因,才有后果。所以熊廷弼、王在晋等人看不上辽兵。
    至于辽将,人家今天还在衙门里坐着喝茶,明天“甚至改换丽服,潜入属国,压取貂参……”
    辽东在九边中待遇最好,拨银最多。然并卵。
    六七年前有这么件事——辽东官儿们跟朝廷请求划拨养马费用时说有三万多匹马,等把钱拿到手,转头就上报说只有两万多匹马,马不够用,请再拨款买马。
    气的天启帝大骂,这军马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