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5章 抢救黄泛区

第5章 抢救黄泛区(4/7)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未必就是殉清,更像是陈寅恪所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处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剃发易服”就是满清给明人出的单选题。
    有文化的人或殉国或在妥协中痛苦,至于一般老百姓,天下本是老朱家的,关我啥事?
    明末松江府人说:“明时赋役繁重,倾家者甚多……更有种种差徭、杂派,如辽饷练饷、沿海城垣、烟墩寨台、桥梁马路、修筑护塘、打造战舡、制合火药、置造军器,及一应匠班棘刺、弓箭棕麻、小夫水夫钻夫、图马槽刀、草豆青树梗木等项,每南应出银五六钱。正额钱粮,又加二三火耗。漕、白二粮,每石二两七八钱。当役破家,业户受累,所以有空写文契,将产业送人矣……”
    大明百姓都活成这样了,人家巴不得老朱赶紧去死。
    不管是张王李赵还是爱新觉罗坐了天下,老百姓能不用纳税?能不受盘剥?
    所以谁当皇帝都一个球样。
    大明不管百姓死活,百姓凭啥管你死活。他们对大明朝的生死可以说非常漠视。
    蛮夷鞑子来了也无所谓,只不过是换个统治者,换个征税者而已。说不定蛮夷的盘剥还比较轻呢,起码总不会比大明更坏吧。
    上面那个松江府人说完大明政策又提到与满清对比:“……自此一番改革,大除往日之害。正所谓政令维新,一府四县,亿万粮户及有田业者,子子孙孙俱受惠无疆矣。”
    “……至如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庶民极富,不许戴巾。
    (满清)今概以貂鼠、骚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及现在官员,一体乱戴,并无等级矣。
    又如衣服之制,载在会典。明季现任官府,用云缎为圆领;士大夫在家,亦有穿云缎袍者;公子生员辈,止穿绫绸纱罗。
    (满清)今不论下贱,凡有钱者任其华美,云缎外套,遍地穿矣……
    又如食用,明季请客,两人合一桌。碗碟不甚大,虽至廿品,而肴僎有限。即有碗上丰盛者,而两人所用亦有限。
    至顺治七、八年,忽有冰盘宋碗,每碗可容鱼肉二斤,丰盛华美,故以四人合一桌;康熙年间,又翻出宫碗洋盘,仍旧四人合一桌,较之冰盘宋碗为省;二十年后,又有五簋碗出,其式比前宋碗略大,又加深广,纳肴甚多,可谓丰极。未知后日又如何样式……”
    江南底层老百姓要是能预知日后生活,恐怕早就敲锣打鼓跑到关外跪迎王师了。
    再比如离鞑子最近的辽人——
    “辽人与贼习,除稍能过活者尽搬移外,惟一二无依穷民,仍依旧巢,抵死不去。曰我搬在何处?无过活亦死,在此亦死,贼来且随之而去。即屡请之而不得也。”
    穷人为啥这样?
    天启年间辽人有四大恨——
    “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残辽无宁宇,辽人为一恨;
    军夫之破产卖儿,贻累车牛,辽人为再恨;
    至逐娼鸡而并及张、刘、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辽人为益恨;
    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令其银污妻女,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
    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
    所以辽东“少壮强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
    在更早的万历年,太监高淮受命开矿,征税辽东。他的头衔是“大明国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协同山海关事督征福阳店税兼管矿务马市太府高”。
    土皇帝高淮镇辽十年,辽东巡抚李化龙说,辽阳大户“为淮搜索已尽”。
    可是,高淮给万历帝总计进贡了区区四万多两银子。(让子弹飞,匪帮说唱
    万历:老子从来就没想刮穷鬼的钱。
    师爷:不刮穷鬼的钱你收谁的呀?
    万历:谁有钱赚谁的。
    师爷:当过皇帝没?
    万历:我x,老子就是皇帝啊!文官已经烂了,靠不住,所以只要我派出去的太监多,就能收到更多的钱。
    师爷:太监能比文官好到哪?收上来的银子能三七分成就不错了。
    万历:朕怎么才七成?
    师爷:皇上,你想多了。七成是人家的,你能拿三成还要看人家的脸色。
    万历:谁的脸色?
    师爷:给皇上办事的人。
    万历:我x,老子派奴仆出去办差,老子还要看奴仆的脸色?
    师爷:对!
    万历:老子贵为皇帝,还要看td别人脸色?老子不成跪着要饭的了?
    师爷:那你要这样说,当皇帝还真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样子,好多人想跪都没这门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