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141章 华娱圈好老板(二合一)

第141章 华娱圈好老板(二合一)(2/3)

不抠门的老板,那还叫合格的老板吗?
    奈何,他的反对,在敦煌内部一片赞同声中,太微弱了。
    王维这个最大的股东都主动反水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徐道行、周霖等人,难道还会脑子进水地反对吗?
    加薪提议,get!
    当然,加薪不是王维大手一挥,敦煌所有人就涨多少工资那么简单。
    华娱圈各工种的薪酬体系本来就复杂异常,加薪亦不能一概而论。
    譬如——
    业内能给到非投资人最顶级的待遇,是拥有电影的部分版权——与分红相比,拥有部分版权权益,相当于拥有了一张长期饭票,可以源源不断带来收益的那种;
    当然,这种待遇,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至少,王维作为制片人或导演的身份,都是无法获得这种资格的,自然也就不列入“加薪”方案了。
    次一等的,就是电影票房收入分成,更准确来说,是先期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无论收支是否相抵,只要电影有进账,不用考虑是否达到盈余,就可以开始按比例获得分成。
    ——毫无疑问,这种分账方式,对电影公司而言风险相当高,能谈下来的都是最顶级的大腕制片人或导演,而且他们也不是每部电影都能谈下来,基本也不考虑列入“加薪”方案。
    接下来就是相对主流的基于收支平衡点的分成方式了;
    具体来说,就是以支付较少的预付薪酬,但许诺更慷慨的后期票房分账来跟导演等主创谈合约,但分账的前提,是电影公司收回制作和营销成本。
    王维之前获得的分成合约,就类似于这一种。一旦影片大卖,分账的数额会相当可观。
    有王维的例子在,这终于被列入了“加薪”方案——简单而言,与敦煌合作的导演或制片人都可以谈,具体分账比例以实际谈判为准。
    更大的突破是,部分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编剧、摄影师、剪辑师等幕后创作人员,也被纳入了票房分账范围!
    要知道,按照华语电影幕后人员协会与资方的谈判协调,这些工种能获得的分成方案,充其量是一定比例的净收益分成。
    ——而在业内的会计体系下,净收益往往是空中楼阁。
    相较而言,敦煌的加薪方案就实在多了!
    当然,对于“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评判标准,还需要后续的细化。
    而加薪方案对于其他底层员工也没有落下——
    除了行业前列的固定薪酬后,敦煌提出了“大红包计划”。
    说穿了也跟分红类似,影片达到收支平衡以后,会给有资格分红的员工补奖金;
    很多剧组都有这个习惯,但一般情况下,发不发红包,全看投资者心情;心情好,红包大点;心情不好,甚至再小的红包也没有。
    敦煌相当于制定了明文标准,只要达标,红包必然有。
    虽然相比于上述分成,奖金性质的红包看着不高,但如果与同行相比,那就很有竞争力了——参考敦煌此前的标准,轻松达到固定薪酬的两到三倍,是可以设想的……
    这注定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敲定的加薪方案,海量的细节,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核算与规划,才能出台。
    但是,仅仅是风声透露出去,就立竿见影了!
    ——此前敦煌内部多少人被王维压榨,忙到快要升仙,天天嘀咕着“老板不是人”,老子要走……
    现在一听到“大幅加薪”的方案正在酝酿,卧槽真香,扶我起来,老子还能再战五百年!
    虽然吧,肯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大幅加薪,但公司起码提供了机会——
    工作可能确实会累的不像话,但伱累了之后可以看到收获,意识到自己还能值点钱。
    嗯,不需要有多伟大,就是很简单的值点钱。
    员工的精神面貌如何焕然一新且不说,此前隐有“恶老板”之称的王维,瞬间成了他们口中……华娱圈“绝无仅有的好老板”!
    啧,金钱的魔力啊!
    ……
    如果说,《夏洛》的票房大爆,敦煌的“女导演扶持计划”,圈内很多人都是看热闹的话,敦煌悄然传出的“大幅加薪”的风声,深深地搅动了圈内人心。
    未尝一败的领军者,崛起势头明显的平台,还有极具人情味的优厚待遇……再没有比这更符合圈内人的期待了。
    尤其是对于很多中下层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的水平并不差,但所在的平台已经锁死了他们的待遇,也基本锁死了他们的未来。
    如果跳槽到敦煌,会有怎样的待遇呢?
    短短的几天里,这个问题已经不知不觉在很多人的头脑中生根了。
    正准备组建常设的专业导演团队的金在库导演,差点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