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141章 华娱圈好老板(二合一)

第141章 华娱圈好老板(二合一)(3/3)

热门推荐:
—虽说华娱电影工业发达,各方面的人才完全可以做到像机器零件一样随时提供,但每个导演的风格各有不同,组建剧组时,他们还是偏向自己比较熟悉,用得顺手的手下的。
    譬如敦煌现有的幕后制作团队,基本就是王维用顺手的班底。
    而金在库在获得“十亿导演”的名头后,也有资格组建常设导演团队了。
    他不敢肖想业界大拿,但还是希望尽可能招揽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原因和王维希望的一样,团队成员的能力强了,导演才能相对轻松。
    然后,敦煌大幅加薪的风声传开后,他发现自己的招揽工作一下子变得很简单了。
    不少他觉得没希望招揽的人才,都主动联络他,譬如正在通话的摄影师——
    这是他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不过混得比此前的他强多了,是圈内小有名声的摄影师。
    “……是真的,以你的水平,如果加入敦煌的剧组,大有机会获得票房分成。”金在库对着电话说道。
    老友的呼吸声都重了,显然忍不住心动了。
    不过他最关心的问题是——
    “敦煌能有多少良心?”
    金在库暗暗点头,这是很实在的问题。
    毕竟,有分成,和分成真的拿到手,是两码事。
    业内人都知道,影视公司在拖欠分成上,称得上是恶名昭著。
    主要是动手的机会太多了——电影票房和后续周边收入的统计,根本就是个黑箱,里面涉及大量的操作,除了经手的制片和发行公司,有的时候连院线都说不清楚。
    这种情况下,明码标价的片酬还好说,至于票房分成?
    能不能拿到手,不仅取决于协议,更取决于双方的力量与地位对比。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手段保证对方不在这方面坑你,那就只能企盼对方公司的良心了。
    他们作为势单力薄的个体,面对有实力的敦煌,很难说有能力制约对方。
    所以,问题回到了——敦煌有良心否?
    金在库倒也没有打包票,他只能说——
    “你应该知道,敦煌在这方面的名声一向还是可以的,要不然你也不会打电话来问我了,对不对?”
    如果真是一家天天坑人的公司,所谓的“加薪”只是一个笑话,还考虑什么?
    “说是这么说,但面对小钱能忍得住,面对大钱却未必忍得住……”
    金在库就笑了:“什么是小钱?什么是大钱?”
    电话里顿了一下:“……不用多,几百上千万元,拖欠个把月,都不用挪去搞投资什么的,光银行的利息,都够给好几个员工发工资了,这不是小钱了吧。”
    “呵……”金在库笑出了声,“这么说吧,如果你熟悉了敦煌,就知道,这真的是小钱。”
    “倒不是说几百上千万元不算钱,而是说,有这么个算计的工夫,敦煌早已赚回更多的钱了。”
    “……”
    对方显然是被金在库对敦煌强大的信心镇住了。
    他很难理解金在库的信心所在,但显然明白了老友的态度——
    这是一根粗大腿,来抱就对了。
    这当然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两人随后约定了见面详谈。
    挂了电话,金在库摩挲着公司送过来的新剧本《人在囧途》,心想——
    《夏洛》都还没下档呢,新片就给我续上了,有这种超高效率的敦煌,干什么不行,至于为一点小钱扣扣索索,败坏自己的名声吗?
    这样的电话,他今天已经不止接了一个。
    本以为能在新片开拍前,组建好导演团队,就不错了;
    现在,估计《夏洛》尚未下映,他的常设导演团队就成型了。
    只能说——
    这真t是一个金钱当道的世界!
    ……
    发现今天更了后,这个月才码了十万字,嗯,本渣真的是咸鱼得有些过分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