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同意,我们院线给敦煌的排片,是符合这部片子的基本盘预估的,网上的声势能说明什么问题?互联网的影响力,从来没有证明过能有效转化为票房。”
在五一档即将到来前的排片调整会议上,当林永强提出最新建议后,很自然地引来了反对。
不是谁都看好敦煌的互联网营销策略的。
林永强眯了眯眼,不紧不慢道:“互联网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过;你知道现在有多少网民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国民变成了网民,是至少!”
“我不敢说王维这部电影的宣传覆盖了全部的网民,但在上映前,大半网民都会受其声势影响;到了这个数量级,所有传统的公式和模型在其身上都会失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了。”
“这只是伱的猜想。”
“票房预测机构给出的前瞻,同样是猜想。”
“人家是有大量数据作为参考的。”
“但是没有互联网数据……”
院线总经理抬手,终止了两位下属的争执。
他看向林永强:“你认为,王维这部电影首周的观影人数会远远超出预期?”
林永强点头,肯定道:“是的。目前看来,网民对这部电影的反响很热情,观众群——尤其是低敏人群,对于传统媒体上的看衰声并不在乎,他们和电影市场的联系可能也就仅限于这部电影,但足以让它的首周票房大爆了。”
总经理点了点头,沉吟片刻。
他其实也注意到王维这部电影在互联网上的热度,但正如反对意见所说,毕竟没有成功的案例作为参考,很难说这种热度能有几分传递到线下。
但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第一次。
眼下是不是电影营销史的历史性时刻呢?
总经理觉得可以赌一把。
“这样,在原来基础上增加这部电影15的排片,并且,让门店经理密切关注首映日的观众人群,只要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暴增,立刻把最大的放映厅挪给它。”
说到这里,他笑笑,环视全场,问:“有人有意见吗?”
显然没有。
虽然大家都看出来,他是倾向于同意林永强的意见。
但想起王维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质疑,谁又敢说这一次不可能呢?
“那行,先这样安排,这部电影能不能给行业带来点惊喜,让咱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