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1805 > 第二四九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

第二四九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1/3)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靖垣有时间就在房间里面写设计方案,画简单设计图。
    虽然可以发传真了,但是设计图还是尽可能的少,尽可能一次单张发完。
    尽可能的多用文字来描述。
    这么折腾了将近十天,朱靖垣觉得自己基本讲清楚这个打字机的方案了。
    就余暮雪帮自己检查一下,然后送去给电报室,发往京师工部。
    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给自己当文书当然是绰绰有余的。
    朱靖垣继续写机械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
    机械式计算机早就已经有了,但朱靖垣准备搞个更加成熟的。
    甚至准备尝试使用二进制,使用灯泡开关表示结果。
    然而,机械式计算机的结构本身就极端复杂,大型计算式计算机又极端的沉重。
    如果要搞成二进制,也许会让结构简单一点,但是却会让它更加沉重。
    如果还要实现可编程,有足够的计算能力……
    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在抓了十几天的头发之后,朱靖垣封存了自己的二进制机械式可编程计算机方案。
    不要机械式了,直接上电子管的!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并不是战后才完成的埃尼阿克(eniac)。
    其实在三十年代就有人设计,在四十年代初就已经有人搞出来了小型的。
    但这仍然不是个很轻松的工作……
    朱静把电子管计算机设计图画好之前,忽然收到了京师工部发来的消息。
    关于打字机的设计的建议的请示。
    朱靖垣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余暮雪送来的电报仔细看了一下。
    首先是惯例的对于自己的设计思路的强烈赞叹。
    朱靖垣知道他们多半是真心的,因为自己的设计毕竟都是抄了跨时代的经验。
    但是这种东西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朱靖垣扫了一眼,就直接跳过了那些真诚的废话,直接去看实际的内容。
    工部的工匠对自己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让朱靖垣稍微有些好奇和意外,继续仔细查看他们的改进意见的内容,结果很快就发现自己之前被惯性思维影响了。
    自己参考后世的输入法设计逻辑,理所当然的将打字机击键等同了电脑键盘击键。
    但实际上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大明的工匠没有这种惯性思维,所以很快就发现了更加合理的改进设计。
    在五笔输入法里面四键出一字,而且是必须按照固定顺序击键。
    击键顺序发生变化,打出来的就是另外一个字了。
    但是在自己的打字机上,其实并不需要按照顺序击键。
    因为电脑上的五笔输入法,相当于每个按键都是一个轴。
    自己的打字机总共只有四个轴,而且四个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也就是已经有了物理上的内在顺序,四个轴之间是没办法互相调换位置的。
    键盘实际上也对应分成了四组。
    每一组键控制一个轴,每一组中的一个键,对应轴的一个面,或者一个横移节点。
    每个键的指令都是固定死的。
    不会因为击键顺序不同而让输出结果发生变化。
    所以不同区域的键之间,不仅不需要区分顺序,甚至可以同时按下去。
    就像钢琴和弦一样,来自四个区的四个键同时按下,内部的四个轴就会同时旋转。
    正确的目标汉字就会直接被选出来。
    如果按照顺序击键,在最后一个键敲下去之间,之前的键都可以随意修改。
    按下最后一个键的时候,前面的按键所在的位置才会正式生效。
    反过来看,如果五笔输入法也对键盘物理分区,也可以四键同击,直接出字。
    这其实就是速录机的打字法。
    多键同击,一次一字。
    甚至左右手各四键同击,一次两字。
    同时,这种设计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理论上的编码容量会大幅度的降低。
    后世电脑上的五笔输入法,总共使用二十五个字母键。
    四键之间区分顺序,能够使用的编码总数量就是二十五的四次方,总共三十九万多个。
    如果把二十五个键分成四个物理分区,容纳的编码数量就变成了四个区的键数的乘积。
    六乘以六,再乘以六,最后乘以七,总共也就一千五百多个编码。
    这是绝对不够用的。
    朱靖垣的设计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朱靖垣参考林语堂的设计做了改动,但是忽略了林语堂的打字法和机器设计是一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