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41章 张良的马台里之惑

第141章 张良的马台里之惑(1/3)

    大朝会结束。
    所引起的风波并没有立刻结束。
    随着百官将消息带出咸阳宫,嬴城成为监国的消息飞速的开始在整个咸阳城传播。
    这引发了咸阳城地震。
    咸阳城中勋贵贵族世家数之不尽,更是天下消息的集中之地。
    一个又一个以庞大血脉亲情维系的族群,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全部都变得无比的凝重起来。
    这仅仅是开始。
    伴随着郎中令府一封一封的加急令书发往天下各郡,皇长孙嬴城成为监国的消息,也在迅速的向天下之地传播。
    同时,这也伴随着各个官府的大朝会结束之后,在各自府衙对朝堂议事进行领会,并迅速下达了政令文书。
    一时间。
    这让本就因为近日来接连祭秦墓碑、阅兵、始皇帝南巡、戏曲、嬴城监国之后,引发了整个咸阳城乃至周边所有区域,更向四面八方议政的热潮。
    就在咸阳城东西南北四门门口的告示墙上。
    一个又一个进进出出的百姓都看傻眼了。
    “这朝廷的告示,这是不要钱还是怎么着了啊!”
    有百姓忍不住的惊叹,实在是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到了。
    平时。
    这告示墙上,只不过是隔三差五的贴一张告示,而且贴的最多的,还是通缉令,悬赏令等。
    但是现在。
    看着告示墙上那一张又一张帛书右下侧,清清楚楚的盖着的印章。
    丞相府户籍司令!
    丞相府计划育生司令!
    少府令!
    少府矿业司令!
    少府工业司令!
    ……
    太多了。
    从未见过告示墙上面贴过如此多的告示。
    也从未见过告示墙上面一次性贴过如此多的官署的告示。
    “始皇帝令,南巡之际,令皇长孙嬴城监国!”
    “经朝议,尊陛下之命,监国令,丞相府右相府行举官之策,即举官令,凡户籍在关中以内,为良善之民者,不论贫富贵贱,皆可自举为官,此公告发布之日,良善之民皆可自行前往丞相府右相官署自举为官吏,经教导者,即可就任各地为官吏!”
    大多百姓不识字,看不懂告示的内容,在告示墙旁边,便有几名吏员站着挨个念读,并负责解读告示内容,而且如果有人询问,吏员不得拒绝回答问题。
    告示墙,是朝廷唯一公告政令的地方。
    县衙发布政令,县衙必须要派出吏员值守一天以供民所咨文。
    而此时解读之人,乃是郎中令府直接派遣下来吏员进行解读,而且值守天数,被延长在了三天。
    “啥玩意?”
    “自举为官,这意思是,如果我想要当官,去右相官署报名,就可以当官了?”
    “这不可能吧,当官啊,我打破脑袋都进不去。”
    “实话说,我有个小舅子在县衙当差,想要谋个差事,可那小舅子六亲不认啊,连县衙大门的活都不给我安排,我家那娘们,算是白娶了,咋就摊上这么个小舅子了,你现在告诉我去报名就可以当官,鬼才姓咧。”
    “就是就是,当官那是谁都能当的吗,最起码得读书认字吧,俺就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连自个儿名字都不会写,敢问官差大爷,我能不能当官?”
    吏员刚刚读了两条告示,下方就闹哄哄的喧闹了起来。
    关于嬴城当上监国的告示,围观的百姓没有一个在意的,但第二条告示,一个个堪称要把天都给问破的询问。
    这声音直接把吏员的声音给盖住了,不由的,几个负责守卫防止告示被人给撕了的差役‘当当当’的就敲起了锣。
    “肃静肃静,这样吧,我一条一条给大家解说吧!”
    吏员说着,站在第一个告示前道:“这第一条,陛下不是昨天南巡了不在咸阳吗,朝堂之上无人主持朝政,所以就让皇长孙嬴城,即,长公子扶苏的嫡长子……”
    可吏员还没有说完,下面就闹哄哄的喊道:“官差大爷,这举官令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能不能先解释一下第二个,这朝廷实行举官之策,我们所有人都能当官吗?”
    再一次,没有人关心嬴城究竟是当了大律令,还是皇长孙,还是监国。
    甚至直接打断吏员的解释询问第二条。
    其实,对普通百姓而言,谁当官,当什么官,其实……不太重要!
    但要是自己能当官了……那是见缝插针也想要去干的事情。
    吏员暴躁的吼了起来:“听我说完,都闭嘴。”
    “皇长孙嬴城,乃是长公子扶苏的嫡长子,此前任大律府大律令,同列三公,深受陛下信任……”
    吧嗒吧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