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写诗赞叹的美味啊!鱼鲊的批量做法!【求月票】

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写诗赞叹的美味啊!鱼鲊的批量做法!【求月票】(1/4)

    楼上包房里。
    等陈燕把所有人的银丝鲊汤全都盛好后,大家这才端起碗,用小勺子舀起一小勺送进嘴里。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味道,这口感,不愧是银丝鲊汤啊!”
    “一口下去,仿佛回到了古代那些文人雅士的宴席上。”
    “也难怪唐宋那些大家不断的写诗赞美呢。”
    “这鲜美的滋味,确实值得写诗写文章赞叹。”
    “尝了这口汤,总算明白孙月娥为什么会抱怨了,这里面头发丝儿一样的鱼丝得一刀一刀切出来,得多费劲啊。”
    “这家店的老板真是好手艺!”
    “……”
    赞叹声不绝于耳,大家又品尝两口,话题从银丝鲊汤转到了鲊上。
    任崇墨说道:
    “唐朝时候,鲊是王公贵族享用的美食,当时的文人只有参加那些高门大户的宴席才能品尝到,诗句中多见奉承;宋朝就成了文人雅士的专享,多用鲊来形容心情,到了元明年代,成了落魄书生的专享,可见美食一直是自上而下发展的。”
    耿立山一针见血的点评道:
    “王公贵族都是暂时的,文人雅士也逃不过时局动荡,只有流落到民间,美食才能得以流传。”
    许教授问道:
    “立山先生是美食大家,这道鲊汤确实是失传餐品吗?”
    耿立山尝了口汤,点头说道:
    “银丝鲊汤确实已经失传,这道汤需要用高汤烹制,光这一点就限制了在民间的发展。不过鲊现在还是有的。”
    见大家有些疑惑,耿立山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现今还保留鲊类食材的地方。
    基本上两湖两广以及云贵川地区,都有用鲊保存食材的传统。
    不过鲊的做法已经根据当地特征做了很大改变,跟书中记载的完全不同。
    美食嘛,一直都在向前发展的。
    八十年代那会儿,谁能想到川菜会在短短几十年内,从百菜百味发展成麻辣味一家独大的局面呢?
    楼下厨房里,原本打算把汤废物利用一下的林旭,看着空空如也的汤盆笑着说道:
    “这是涮鱼丝的汤,你们不觉得咸吗?”
    魏乾说道:
    “咸是咸了点,但好喝啊!”
    “回头再做几条鱼呗,这吃着挺过瘾的。”
    “就是,这道汤可以当成咱店里的高端菜品出售了,有典故味道也好,顾客们肯定抢着想尝尝味道。”
    林旭说道:
    “现在不是做鱼鲊的好时节,需要到农历四五月份用荷叶做,那个味道才更香呢。”
    说完,他冲车仔吩咐道:
    “回头再买些鲤鱼草鱼和鲅鱼吧,用这几种鱼再做点鱼鲊。”
    “好嘞老板。”
    吩咐完这事儿,林旭离开厨房,去了烤鸭炉那边。
    打开烤炉的门,一股好闻的鲜香味立马飘了出来。
    “哇,里面烤了什么呀,味道好好闻。”
    林旭扭脸,看到沉宝宝在身后,便说道:
    “我切了一些腌鱼,用微火烘烤了半个小时,现在看看咋样了,你想尝尝吗?”
    “当然想啦,我刚刚都没吃午饭,就想尝尝你的手艺呢,看我多支持你的工作,你是不是要嘉奖一下?”
    林旭笑着将烤架上吊着的烤网端了出来。
    上面原本铺着的白色鱼片,此时全都被烤成了金黄色,散发着迷人的香味,这味道有鱼肉的鲜味,也有发酵后特有的咸香味。
    总之,很好闻,也很馋人。
    他捏起一片吹了吹,撕下一条送进了嘴里。
    经过炭火烤制后,鱼肉的口感更加劲道了,但又不像鱼干那样毫无水分,而是劲道中带着些许鲜嫩。
    (本章未完!)
    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写诗赞叹的美味啊!鱼鲊的批量做法!
    鲜嫩中又带着腌鱼特有的咸鲜。
    这种味道再加上果木炭烤制后带来的特殊芬芳,使得鱼肉的口感和味道都达到了一种很曼妙的境界。
    好吃!
    他又撕下一块,刚要再尝尝味道,却被沉宝宝给抢了去。
    “小心点,烫。”
    “哇,好吃好吃,这鱼烤一下居然这么美味啊,又香又鲜又劲道,感觉比小鱼干还美味呢。”
    这就是发酵的好处。
    能够让食材获得更加纯粹的鲜味。
    沉宝宝吃完一条后将林旭手中这块拿了过去:
    “吃得我好想嚯啤酒……连我都想喝酒,别人肯定会更想了,旭宝,要不咱在店里上新吧,这么烤一盘,就叫古法烤鱼,你觉得咋样?”
    林旭原本想说别捣乱了。
    但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