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两百五十七章 河西见闻

第两百五十七章 河西见闻(3/5)

的模样。”
    朱由检看似语重心长,实际他知道这是在画大饼。
    毕竟盛唐的气温可比晚明高出两三度,简单的两三度问题,代表的就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的结果。
    如果气温不回暖,祁连山的积雪就是都融化了,梅之焕就算把手都磨废了,也恢复不到盛唐时候的河西。
    不过、他总得给梅之焕一点压力,因此在说完后,他又交代道:
    “河西之地,我虽然还没有前往凉州、西宁两地,但已经大致看出,想要在十年内再开垦上千万亩并不是难事。”
    “如果河西人力不足,孤可以移民陕西百姓前来。”
    朱由检给出了一个小目标,而梅之焕闻言也清楚他的意思,因此开始了提出自己的问题。
    “殿下、河西想要开垦三千万亩其实都可以,但您也看到了,此地胡汉杂居,朝廷的命令无法执行。”
    “因此、请殿下让北军都督府在河西每一县都驻扎兵马,并且调拨大量的钱粮,鼓励百姓迁移,方能达到开垦三千万亩之壮举。”
    “若是河西之地有百姓五百万,十年内让境内田亩数量达到三千万并不是难事。”
    梅之焕敢于说出这句话,心里自然是有把握的。
    毕竟就一个祁连山脚,就足够全河西百姓开垦三千余万亩了,如果再加上其他有水源的地方,可以说四五千万亩也不在话下。
    困扰河西的地方不是气候,而是人。
    “好!”面对梅之焕的“大口气”,朱由检也笑着颔首:
    “若是有灾民,孤便安排到河西,不过眼下你需要做的,是先把河西之地的田亩数翻一倍。”
    “只要钱粮耕牛充足,此事并不难!”梅之
    焕直接应下,而朱由检闻言也转头对曹文诏道:
    “复套之战,我们俘获了多少牛马羊群?”
    “回殿下、共俘获牛二十六万四千余头,羊二百余万只,驽马二十六万匹,合格的军马九万匹。”曹文诏的话,把复套一战的战果等同说了出来。
    打击河套让大明得到的牛羊马匹二百余万,且不说羊群的价格,单单那二十多万的耕牛,所代表的,是解放上百万人双手的生产力。
    不过、朱由检不可能把耕牛都留给河西,因为比起河西,河套和辽东才是最需要耕牛的地方。
    因此他只能开口道:“我留六万四千头耕牛给你,剩下二十万头我留在河套和带去辽东。”
    “至于羊群和驽马,军马,我准备将它们分成三份,分别在河西、后套、前套三地放牧。”
    “殿下英明!”听到朱由检的话,梅之焕当即作揖道:
    “有了这六万多头耕牛,开垦新田的速度会大大加快的。”
    “嗯……”见梅之焕的模样,朱由检微微颔首,随后才道:
    “河西的事情就交给你做了,你做事,孤放心。”
    说罢、朱由检看向了旁边站着的李如柏和李如梅,以及在他们二人身后站着的一个四旬武将。
    “河西的防务,你们多多操劳,别让瓦剌和西虏、青虏打扰百姓安居乐业。”
    “请殿下放心。”
    朱由检开口、李如柏二人便应下,尽管后世对二人多有非议,但李成梁这一脉都在铁岭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屠戮殆尽,只剩下二人和为数不多的三代子孙了。
    二人的年纪也高了,尤其是李如柏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估计也干不了几年就要乞休了。
    他们再撑个几年,再过几年新生代的将领就都慢慢露头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想起了燕山学府之中的曹变蛟、李自成、李自敬等人。
    “无事的话就都散去吧,孤也要继续南下了。”
    朱由检一摆手,梅之焕等人也纷纷作揖告退,而之后朱由检也带着孙传庭他们继续踏上了南下西宁卫的道路。
    尽管他们可以选择走祁连山,抄近路去西宁卫,但朱由检并没有那么做。
    他沿着祁连山东出,沿途的路上经过了山丹、永昌等县,最后来到了凉州府的武威县。
    武威是一座有坚固城池的极整洁的城市,算是朱由检来河西以来,除张掖外见过稍微干净的城池。
    这城池由明初名将宋晟营造,其城池形状恰如用尺子和一对罗盘画出来的四方形。
    城市的中心市场有杂技演员在场表演,他们大多都是俊美的童子,上场前将面孔涂成红白色,谁要是碰巧看见他们,都会把他们当成是头上戴着帽子、耳上戴着珠子的姑娘。
    “殿下、没想到这武威居然还挺整洁,比顺天的外城好多了。”
    驱马走在街上,曹文诏不由的夸赞了一句,而朱由检则是看着四周表演着传统杂技的一些杂技人,回应道:
    “城小容易打理,京城那样的大城,要仔细打理的话,每个月的开支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