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卿:殿下你说的我们不懂啊!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卿:殿下你说的我们不懂啊!(1/2)

    吏部尚书白圭道:“殿下,这一两年新成立的部门有点多,翰林院、国子监中不少储备的人才都已经起用,但也带来了一个冗官的麻烦,这对国家而言,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朱见济微微点头,“孤知晓,所以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要精简人员,不止是官府衙门要瘦身,五军都督府的地方卫所、亲军二十六卫、团营都要裁撤冗余,这是个大事,牵扯到的利益太大,所以孤希望九卿众人能全力支持。”
    来乾清殿的都是最心腹的臣子,纷纷点头,“臣等必肝脑涂地为殿下分忧!”
    朱见济嗯了声,想了想,决定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关于人员精简,其实还有一种操作,把国家官员一分为二,分为公职人员和编外人员。”
    简而言之,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
    白圭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哪那些部门是公职人员,哪些部门又是编外人员?”
    朱见济略一思忖,“地方官府衙门处理政事的,一应皆是公职人员,而地方府学等,则划为编外人员,京畿七部、各寺监也都是公职人员,但户部下辖的大明银行、工部下辖的工科院、户部下的农科院等,可划分到编外人员,但待遇上,不会和公职人员有多少出入。”
    白圭一头雾水,“待遇没有差距?”
    那这个划分有什么意义。
    朱见济笑道:“待遇不是目的,这个操作主要是明确体系,建立一个清晰明了的治国系统,把七部下的责任、权力细分,从而能更精准的根据国家局势,进行政策的施行、改进。”
    最重要的一点,可以利用这个编外人员来进行全民开智。
    考编需要读书。
    不过目前还做不到这一步,因为国家经济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要想全民开智,首先得做到全民温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吃都吃不饱,百姓哪有钱来读书?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够。
    经济没达到一定程度,教育改革、医疗改革都是纸上谈兵。
    当下能做的就是军事、政治、农业、工业改革。
    白圭没吱声了。
    他觉得太子殿下说这个有点空中楼阁。
    于谦咳嗽一声,“殿下,这个举措怕是还要再等几年再施行,当务之急,精简人员确实大有必要,另外,随着幼军的崛起,军事改革也很有必要。”
    朱见济道:“嗯,关于军事改革,于少保,孤是这么想的,随着东风系列火器的发展,大明势必要进入一个全军火器的时代,而火器的发展,将改变战争的态势,不再是以人力取胜的时代,当然,为了国家利益,大明至少也要保持在五十万的常规军,这个五十万,不包括屯兵,也就是说,团营的十万人,亲军二十六卫的十余万人,都要配备火器,同时北方边军和南方边军,甚至沿海卫所,这些兵力中的一大部分,都要改制,裁撤屯兵,剩下的转为常备兵力。”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手笔太大了!
    团营十万人,亲军二十六卫十多万人,这就是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全部配备东风火器,这得需要多大一笔资金?
    地方都司的兵力中,部分裁撤,部分转为常规兵力。
    是否也要配备东风火器?
    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
    地方都司的兵力加在一起,这可是将近百万之巨!
    就算留一半,也得有五十万。
    五十万的火器配备需要的军费……
    想想就头皮发麻。
    而且别忘了,太子殿下还在大力发展水师,成立了海军部门,为了确保海贸,是不是也需要二三十万的海军兵力?
    全部配备火器……
    把大明卖了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朱见济也知道,要实现大明军事力量的全部火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数十万军队需要的东风步枪,东宫军研院就做不到。
    更别说海量的子弹了!
    采用浇铸法,手工打磨组装,就算能完成这个目标,需要的人力成本,会让收益变得极低,所以要想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工业改革取得成果。
    最差的情况,车床队伍里的铣床、钻床、磨床、镗床、刨床、冲床中,至少也得把铣床、钻床、磨床、冲床四个搞出来。
    只有这样,火器生产才能跟得上火器的迭代。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且幼军经过两次大战后,强行推进东风步枪的后遗症已经显露出来:幼军的东风步枪破损率太高,仅仅是打台湾这一次,一万新兵的一万支东风步枪,报废了三成之多!
    东风迫击炮也一样。
    至于东风机枪,更是大一堆的毛病,这一次远征台湾,压根就没用东风机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