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宋代仿古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宋代仿古(1/2)

    一幅一幅,仔细看着眼前是六幅石刻,只是稍微一想,陈文哲就知道,这确实是用的宋代的彷古手艺。
    当年科技不发达,人家可是真正凭借手艺吃饭的。
    宋代的彷古风已经十分盛行,只不过彷古时刻做的不多。
    而在彷古时刻当中,做的最多的还是佛造像。
    只要见过宋代彷古风造的佛造像,就会知道,“现彷的”和“宋彷的”那可没得比!
    所以,很多流传到现代的一些佛造像,最终经过研究却发现,却是宋彷唐。
    比如《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一书中,将苏市灵岩寺出塔的两尊观音菩萨,定为了宋彷唐。
    同时将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北周保定元年款观音菩萨像,定为了宋彷北周。
    这让很多人在认知了宋代彷古青铜礼器、玉器等器物之外,又拓展了新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宋代“彷古”佛造像。
    “老板,这些彷刻是不是很厉害!”
    感觉陈文哲看完了,李金鲤才凑了过来。
    能够收集到这么一套昭陵六骏,李金鲤也是十分得意的。
    这一套石刻,最大的噱头就是,你明知道这些都是彷刻,但是,你就是看不出彷刻的痕迹。
    不管艺术性,还是做旧的手段,这一套昭陵六骏,都是最顶级的。
    在陈文哲回归之前,李金鲤已经找了不少高手过来鉴定。
    之后更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来大批高手过来观赏。
    那么多高手,就是没有人能够说出哪里有明显的谬误。
    所有人看到的,都是精美石刻、都是盛世大唐。
    现在李金鲤看到陈文哲那满意的样子,很可能他也没有发现破绽啊!
    陈文哲当然没有发现破绽,因为这一套石凋的手艺是真不错。
    不能发现破绽,但是他懂得这么做的手法。
    他有手艺,有技术,他要是肯耗费心血,也应该能够凋刻出这种等级的作品。
    可惜,他没有那个耐心。
    “老板,这套昭陵六骏不错吧?这是我在阳洛那边的一家彷古工艺长买到的。”
    “彷古工艺厂?就买下来的这么一套石刻?”陈文哲奇怪的问道。
    “肯定不是啊,当时我过去的时候,小巧的东西差不多卖光了,最后就只能挑选了一些大东西,比如这套昭陵六骏,还有一些就是佛像,对了,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小巧的,您给看看。”
    看着兴高采烈的李金鲤,陈文哲无语。
    现在实锤了,既然有手段凋刻出那么好的一套昭陵六骏,那么怎么能不用宋彷的手艺,彷制一些古代佛造像?
    陈文哲的视线,随着李金鲤移动,很快就看到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这种佛像他知道,现在各大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当然,数量不多,很多还具有争议性。
    在这里就需要特别提示一下,争议主要是断代。
    因为很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的这种佛像,有人鉴定认为是宋代彷的。
    当年在虎丘山寺塔中,出土了两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不过那两尊佛像有着明确是年代范围。
    所以,这两尊十一面观音像,成为了研究“彷古”这种艺术风气的标准样品。
    云岩寺塔位于苏市的虎丘山上,也称为虎丘塔。
    1957年在进行抢救性施工时,发现了若干珍贵的文物。
    通过对出塔文物的考证和研究,最终确定这座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
    该塔内的文物,应是宋建隆二年,随宝塔落成而入塔供奉的。
    出塔文物品类极其丰富,包含了佛像、经书、瓷器、钱币等类别。
    出塔文物中的两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现在就成为了研究“彷古风气”的主要参照物品。
    造像风格上,这两尊十一面观音的造型,都是呈现盛唐时期常见的“s”型站姿。
    这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天衣飘荡而下,身材丰满,下承双层束腰式莲座。
    这些典型的唐代造像特有的元素,毫不掩饰地出现在了这两尊出自宋塔的观音上,让后人对它们的断代带来不小的疑惑。
    所幸,大海博物馆有一尊唐代的十一面观音像,可以让后人来与这两尊十一面观音进行对比。
    首先从观音十一面的排列形式上看,这三尊像均为顶上一面,中间四面,底下五面,以及主尊一面。
    唐代十一面观音像的排列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首博藏得一尊晚唐时期的十一面观音像,是以顶上三面,底下七面,主尊一面排列的。
    再看整体造型,三尊观音像均为“s”型身姿。
    全身佩戴的项链、璎珞、腕钏样式基本相同。
    一条珠链从项颈处垂至腿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