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零六章 天启七年

第三百零六章 天启七年(4/4)

热门推荐:
种,难不成要和当地的矮黑人通婚?
    大明虽然没有仔细划分男女的数据,但男人比女人多是一定的,对于朱由检来说,人口是维稳大明眼下疆域的重要资源。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下达了这样严苛的政策,而朝堂上的百官也则是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他们都清楚、如果百姓真的要溺死女婴,地方官府也查不出多少,因此只希望朱由检在之后把这件事情忘记。
    不过他们想的太轻松了,朱由检不是皇帝,他是齐王,他要关注一件事情,会有比皇帝更多的精力。
    “自即日起,刑部衙役数量再扩十五万人,若有查清有人瞒报幼儿者,奖钱五十!”
    “府县衙门的大理寺负责审判,核查。”
    朱由检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尽管他知道这么一来、会出现许多诬桉,但是他还是下令了。
    他很清楚、百姓溺死女婴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家里穷,女性生产力不如男性,养不活这张嘴。
    因此严苛查询只是一点,增加百姓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宣布了这个政策后,他看向了毕自严道:
    “今岁开始,辽东、旧港等地开始恢复征税,家有婴者可向官府领开荒粮六石,凭男女婴儿换开荒贴,或者迁令。”
    “迁移河套,旧港等地百姓,无论男女,俱发田十亩。”
    “遵令……”毕自严应下,而朱由检也示意他继续说。
    见状,毕自严也对着朱由检做出回禀道:
    “去岁我朝市舶司关税一共入四百三十五万四千两整,陆上关税二十一万三千余两,进城税十三万四千余两。”
    “两京十六省上交杂项共二百三十七万五千三百两,旧港矿税七十五万一千两”
    “田赋半麦二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田赋黍米二千七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折色一千六百四千三百余两。”
    “盐茶两司共缴税银六百一十七万三千六百零四两八钱三分二厘”
    毕自严的话,让百官纷纷侧目,只因为从户部的账面来看,似乎大明的现银收入已经超过了田赋的三分之二。
    显然、大明正在从纯农业岁入的王朝,转变为商业和农业并行的王朝。
    “今岁开始,取消陆上所有关税、进城税,但凡有征收者,全家充军流放旧港东山府。”
    朱由检一开口,就要取消陆地上所有关隘的关税和进城税,二者加起来的税目是三十四万余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样说废除就废除,不免让百官纷纷欲言又止。
    他们畏惧朱由检,却又想规劝,而其中敢于开口的,无疑是和朱由检较为熟悉的一些人。
    “殿下、废除关税和进城税,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开口的是左光斗,他并不是得利者,只是他觉得税制废除后,想要增加可就困难了。
    到时候朝廷银子不够,征收起来也有问题和困难。
    不过对此,朱由检有自己的打算。
    他废除关税和进城税,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在减轻农民的负担。
    这二者的税目看似只有三十几万两,但实际上征收起来或许数额是这个的两倍、三倍,乃至数倍。
    只是银子没有进入到国库,而是进入到了设卡拦路的一些胥吏和兵备道手上。
    朱由检想过、与其降低田赋,倒不如直接取消一些杂项来减轻百姓负担。
    大明的正税也就是田赋不过是三十赋一,税率极低,让百姓有负担的真正大头还是杂项上的十几种各种税目。
    废除这些税目,不仅能借此裁撤一批胥吏和兵备道的,还能惠利百姓,减轻负担。
    如果什么时候把杂项都废除,简单的由皇店进行贸易交税,那么收税的流程就简单多了。
    朱由检想要的,是一个低田赋、高商税、高关税的大明。
    要利于的是最底层的农民,将剥削从百姓身上,迁移到了国内商贾和国外商贾身上。
    与其收那二三百万两银子的杂项,不如直接废除后,提高东西方贸易规模,顺带将马六甲的关税提高10来的实际。
    反正眼下欧洲动辄30、40的税率,大明朝的关税还是太低了。
    再苦一苦外人,骂名他朱由检来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